餘人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三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

  只是王越如此詳盡地揭了自己老底,雖然不知道王越從哪裡弄來的清單,但王越必定不可能是今日才開始著手調查,而是早已經著手針對自己。

  一念至此,他發現事情已經遠遠超出自己的掌控,甚至還有可能會栽在這裡。

  王越看到何喬新已經反應過來,顯得十分平靜地道:“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已經將你這麼多年收受的厚禮記載得清清楚楚,而這些厚禮初步的估價是……十萬兩!”

  十萬兩?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邊鏞等官員聽到這個估價,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何時新不收金銀,敢情這不是何時新潔身自好,而是打造一個清官的人設罷了。

  哪怕努力打造清官的人設,但何時新其實並不是真的不拿,反而拿的東西比一般官員都要多,有幾個貪官能拿超過十萬兩呢?

  “且不說估值十萬兩又是你在信口開河,這上面的記載可有人證物證?”何喬新的眼珠子一轉,當即進行狡辯道。

  王越迎著何喬新狡猾的目光,便認真地詢問:“如此說來,伱是不打算承認了?”

  “本官沒有做過的事情,亦或許是你在此誇大其詞的東西,本官如何能承認?”何喬新知道大概是師爺背叛了自己,但仍舊果斷拒絕招認道。

  雖然自己確實從不收取金錢,但卻是一個貪圖物慾的性子,很喜歡享用這種高檔的東西,這點在官場其實不是太大的秘密。

  只是這些昂貴的東西根本不好估價,而且都是人家心甘情願贈送給自己的東西,根本算不上行賄。

  至於那些給自己送東西的人,只要自己緘口不承認或貶低禮品的品質,相信送禮的人不可能自尋煩惱進行招認。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邊鏞等官員面面相覷,發現眼前的刑部尚書比以前任何一個犯官都要難對付。

  王越從來不輕視任何一個對手,卻是突然掏出幾份供狀:“這張是原濟南府推官趙理的供狀,這張是新都知縣趙季節的供狀……這張是原兩廣總督宋旻,上面將東西的品質和來處都記載得一清二楚。何尚書,你難道還不打算承認嗎?”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邊鏞等官員的眼睛紛紛亮起,看到王越竟然連這個都已經準備妥當,不由憐憫地望向刑部尚書何喬新。

  何喬新確實是一個難纏的對手,若是自己遇上壓根無能為力,但自己這個頂頭上司卻是一個妖孽。

  不僅將何喬新的底查得一清二楚,而且還將那些行賄官員的供狀拿到手,可謂是人證物證齊全,壓根由不得何喬新抵賴。

  “你……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調查這些的?”刑部尚書何喬新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般,顯得十分憤怒地質問道。

  王越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認真地思索片刻:“若真要論起來的話,應該是你第一次參與最高會議,當時老夫便覺得你天生反骨,所以便已經對你起底了!”

  “就因為這個?”何喬新的眼睛一瞪,顯得十分震驚地道。

  按著對方的潛臺詞,僅僅是因為看自己不順眼,懷疑自己不夠忠誠,便對自己大起底,簡直就是一個不可理喻的行為。

  王越有著自己的一套行事準則,顯得理所當然地道:“不然呢?陛下將老夫從一個謫居之人提拔成為治鹽欽差,對老夫更是無條件信任,現在讓老夫回京來糾察百官。治國如治軍,老夫自然是要盯著你們這幫重臣,從而掀出害群之馬!”

  他王越雖然恃才傲物,但亦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在皇帝登基之初,便起用自己以欽差的身份治鹽,更是賜予自己尚方寶劍,給足了自己施展才華的舞臺。

  此後的斬斬殺殺亦是無條件支持,為了讓自己能夠擔任九卿的要職,更是暫時押下自己的軍功。

  他王越雖然懂得治軍,但對治國終究是一個門外漢。

  反觀弘治帝所治下的帝國蒸蒸日上,不僅減輕百姓的賦稅和整頓金融挽救破產百姓,而且通過發展紡織業給部分百姓謀利,更是收復建州安置百萬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