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兇飢曰蝗,眾臣爭“相”

  自從起復重返朝堂,特別在江西看到百姓的疾苦,更加深刻地理解“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含義。

  現在面對這一場蝗災,他能夠理解皇帝的心思。

  不要總是等到百姓奄奄一息再前去救人,而是要想辦法從根上著手解決問題,從而避免百姓落水垂死。

  此次的蝗災是山東方面遇災,但北直隸這邊暫時還沒有災害,所以當務之急其實是如何預防蝗蟲。

  戶部尚書李嗣知道這個問題需要重視,亦是發表自己的看法:“據史料所載,蝗災通常是連續兩三年。今不僅是治時下的蝗災,亦要預防明年的災情,故謀之長遠當從防蝗和治蝗著手!”

  “兩位大人,古往今來都要商討防蝗治蝗,然成效幾何?蟲雖死,百蟲來,豈將人力競天災?今天子修德順應天道,便可解蝗災之困,此為祖宗之法也!”周經面對兩位重臣的施壓,亦是從容不迫地應對道。

  “天子失德乃無稽之談,治蝗只需一個除字!治蝗猶如面對當年建虜,百蟲飛來又如何?只要咱們齊心捕殺,救百姓於水火,千蟲萬蟲亦可除之!”兵部尚書劉宣歷經戰場早已不再相信天道,顯得鬥志高昂地提出主張道。

  工部尚書賈俊等官員默默地點了點頭,亦是不再迷信所謂的天子失德。

  而今天子雄才大略,令大明帝國蒸蒸日上。若當今天子存在問題,那才是這世間最大的問題,何況遵循天道其實就是怠政。

  禮部左侍郎周經知道自己撐起清流的門面更容易得到陛下的重視,便繼續進行爭辯道:“若是能夠除盡蝗蟲,因何古往今來蝗災不滅?宋以金帛誘百姓捕殺,然成效平平,宋法只是徒增朝廷開支!”

  在應對蝗災這場禍事上,先人雖然早期迷信天人感應,但後期還是做過努力。比如宋朝規定凡是捕獲蝗蟲一斗的人,就給錢100文。

  只是歷史早已經證明,哪怕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人能夠取得成功,但有的人卻是註定還是要失敗。

  宋朝的方法其實是對的,但奈何給的錢太少,而且朝廷的信用太低,故而沒能讓滅殺蝗蟲從量變到質變的程度。

  現在周經主張天人感應,反倒是目前最輕鬆解決這蝗災的處理手段。

  朱祐樘一直在閣樓上聽著,到這一刻仍舊不打算站出來表態,默默地接過韓幼英遞來的茶水繼續品嚐。

  雖然他作為後世人能夠看到解決蝗災的方法,但他更希望由這時代的精英打破這種思想枷鎖,讓治蝗和防蝗走出關鍵的一步。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此事若不進行親自嘗試,又何以知曉不能治蝗防蝗?”兵部尚書劉宣擁有堅定的意志,並不打算退讓地道。

  “宋法久遠,然蝗蟲終是有數!以金帛賞百姓,雖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確實值得嘗試!”戶部尚書李嗣清楚蝗災的損失和獎勵的開支哪項更大,亦是表示支持地道。

  “老夫亦同意進行全民捕殺,蝗蟲焉有不盡之理!”吏部尚書李裕思索片刻,亦是進行表態地道。

  劉吉看到出現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便是輕輕地咳嗽一聲。

  在場的官員發現不是閣樓上的那位,而是最前面的首輔劉吉,便是紛紛投去了關注的目光。

  劉吉迎著眾人的目光,亦是微微一笑地道:“既然大家的意見相佐,那麼便進行投票!咱們是該沿用舊法,還是支持劉尚書和李尚書的全民捕殺之法,在這裡先進行投票吧!”

  工部尚書賈俊等人對這種處理的方式已經是習以為常,亦是紛紛進行投票表決,只是讓人沒有想到劉吉竟然率先舉手支持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