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九十五章 帝王與百姓共享紅利


                 跟上次國債申購的場景十分相似,皇家錢莊的門口兩次出現一條長龍,隊伍延伸到青磚街道的盡頭。

  “月息一釐,傻子才不認購!”

  “朝鮮米賣到京城,這分明是一筆穩賺的買賣!”

  “皇家米行這是變著法子給咱們送錢,焉有不認購之理?”

  ……

  面對皇家米行通過皇家錢莊發行的十萬兩等值企業債,誰都清楚朝鮮米賣到京城是一筆穩賺不賠的好買賣,當即吸引京城大量的百姓踴躍前來認購。

  因兩地經濟發達程度上的差距,造成朝鮮米賤而京城米貴的現狀。

  只要皇家米行打通朝鮮到京城的米糧通道,此舉無亞於找到一座新的金礦,所以這種米債壓根沒有什麼風險。

  何況皇家米行從此次京城的糧食危機中,既表現出其恐怖的財力,亦透露出其愛民的屬性,自然會受到百姓的支持。

  不僅僅是百姓的支持,京城的富裕階層亦是踴躍前來認購。

  呂宋金礦的成功案例擺在眼前,若是現在再不進行參與認購米債的話,還真是一口湯都撈不著了。

  “我認購十張米債!”

  “我認購二十張米債!”

  “我認購三十張米債!”

  ……

  面對誘人的利息和皇字號強大的信譽,京城的百姓再度陷入瘋狂,上演春節期間的認購場景,紛紛揮舞銀元前來參與認購。

  雖然有豪邁的土財主想要認購三百張米債,但皇家錢莊設置了上限,單人只能認購一百兩新銀元。

  “我買到了三張米債!”

  “還好,我搶到了五張米債!”

  “我搶了八張!上次沒聽英姐的,這次怎麼能錯過!”

  ……

  由於京城的紡織是蒸蒸日上,而今大量的紅利被熟練的女織工所獲取,故而女織工群體擁有很強的購買力,亦是搶購米債的主力軍之一。

  面對皇家錢莊所發行的米債,亦是紛紛選擇參與,爭取讓自己所積攢的錢財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長。

  “只要跟著朝廷的政策走,咱們的日子肯定過得越來越好!”面對周圍人的詢問,劉英淡淡一笑道。

  她在女織工群體擁有越來越高的聲望,不僅是享受到皇家布行崛起的紅利,而且堅持擁有布票導致手裡的錢不貶反升。

  最讓她引以為豪還是春節期間認購國債,現在有人得知她手裡擁有國債,竟然提出以一年息的價格接手她的國債。

  只是她已經得知內部已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那就是年末可以兌現呂宋黃金,卻是比現在拿到利息更加划算。

  從目前朝廷的舉措來看,分明是賤白銀而貴黃金,何況自己想在年底給兒子和女兒換到一款金飾。

  現在皇家錢莊發行米債,這既是解決京城的糧食問題,亦是跟她們共享利潤,此次自然亦不能錯過了。

  只是現在大部分的錢財都押在國債上,雖然她有心想要多認購一些,但何況實力已經不允許。

  臨近中午時分,錢掌櫃從裡面走出來拱手道:“諸位父老鄉親,抱歉了!今鄙分號的米債已經全部售罄,剛剛詢問其他分號亦是如此,還請諸位都散了吧!”

  他剛才眼看售罄,便聯繫其他皇家錢莊分號,想要向他們申請調一批米債過來。只是其他各個分號的情況跟這裡相似,甚至城南分號已經售罄一個時辰了。

  即便他心裡想讓這幫純樸的百姓用積蓄賺一點利息,但奈何米債的數量還是太少,而京城的百姓又過於熱情。

  “不是十萬兩嗎?怎麼這麼快就售罄了?”

  “十萬兩很多嗎?現在朝廷不加稅,家裡有積蓄的人越來越多了!”

  “不僅是因為有積蓄的事,而是當今天子愛民是眾所周知,這米債其實就是送錢!”

  ……

  後面才趕來的百姓得知已經告罄顯得十分失望,只是這種情況反倒凸顯現在大家的日子都變好了,而今對朝廷亦是越來越信任。

  雖然弘治皇帝被冠予暴君的稱號,但跟那些天天嘴裡說愛國愛民的帝王相比,他們更喜歡這個雷厲風行的帝王。

  想要認清一個人,不能光聽對方說了什麼,而是要看對方做了什麼。

  朱祐樘登基以來,從來沒有喊什麼口號,從來沒有揚言開創盛世的口號傳出。

  只是安置百萬災民,推動東北振興,開採呂宋金礦,還有組建艦隊前往大洋彼岸尋找寶種等,無疑呈現著盛世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