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四百二十六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


                 正當寧波市舶司遭到雷霆一擊之時,此時京城迎來了陽春三月。

  京城郊外已經萬物復甦,呈現一副農耕的景象。

  冬日的凍土被黃牛拖著犁耙翻成了黑土地,經歷一場場春雨的滋潤,加上從水渠引來活水,農田變成了一面面鏡子般。

  吱吱!

  滋滋!

  哇哇!

  一些青蛙已經從冬眠中甦醒過來,春燕在水田中啄起新泥築巢,各種的小動物已經活躍在田野間。

  既沒有農藥等化學試劑,亦沒有轟鳴的機械聲音,而今的田野正呈現一幅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美景。

  弘治五年,這是一個好時代。

  正在辛勤勞作的農夫是一張張經歷風霜的臉,只是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雖然現在剛剛開啟春播,但眼睛已經期待著收穫,期待將會變得更好的生活。

  “官府張榜說今年不再限制咱們種植棉花面積了!”

  “如果全都種植棉花的人家,可以用新幣進行繳稅!”

  “養鴨子的人家可以得到官府的補助,每隻鴨都可以領取米票或抵銷稅糧呢!”

  ……

  跟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官府給予北直隸百姓一些福利性政策,而這些福利性政策第一時間在北直隸地區傳播開來。

  以前的百姓都十分牴觸政令,畢竟官府不管頒行什麼新的政令,其實都是想要從他們身上壓榨油水。

  只是經歷了朝廷整頓鹽政降低鹽價、打擊金融清除高利貸和清丈田畝等政令後,一切都已經發生改變。

  他們現在反而開始期待新的政令,如今的朝廷心裡確實是裝著他們這幫普通百姓,總會出現很多的惠民措施。

  像百姓養鴨子還能給補助,這種好事情在以前是連想都不敢想,甚至不可能相信朝廷會安什麼好心。

  但到了今年,一切都彷彿是水到渠成般,而今這個充滿關愛百姓的朝廷再度給予他們普通百姓一些好處。

  “若真是如此的話,我今年全都種上棉花了!”

  “嘻嘻……養鴨子竟然有這等好事,那我再孵一窩鴨蛋!”

  “現在的天子真的太賢明瞭,單是他這些年的舉措,老漢便希望他能長命百歲!”

  ……

  面對著朝廷剛剛頒佈下來的新政,面對著這些明顯有利他們的福利性政策,百姓們對朱祐樘是越發的愛戴。

  或許朱祐樘在士大夫群體越來越坐實他暴君的名號,但在如今普通百姓的心裡,弘治帝已經是一位無比聖明的天子,甚至超越了傳說中的堯。

  朝廷的福利性政策同樣傳到北郊,亦傳到了趙老四的耳中。

  趙老四是第一批嘗試種植棉花的吃蟹人,正是這些年種植棉花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讓他全家穿上新棉衣和蓋上了新房子。

  現在得知官府今年已經鬆開對種植棉花的限制,在認真對比稻穀和棉花的產值後,便決定二十畝田全都種上棉花。

  “咱們按著朝廷的政令走準沒錯,大家今年都種多一點棉花吧!”

  趙老四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不僅自己全都種上棉花,而且還鼓動村裡的人跟著他一起種植棉花趁機賺上一筆。

  雖然他預期棉花有所跌價,但怎麼都要強於種植稻穀的經濟收益,所以種植棉花仍舊是他們農戶的最佳選項。

  “你看著吧!我今年的田全種植水稻,瞧一瞧咱們兩個誰能發財!”馬有禮的祖上闊綽過,顯得十分倔強地道。

  趙老四得知馬有禮竟然是這個打算,頓時皺起眉頭無奈道:“你這人好歹上過幾年私塾,怎麼這麼固執呢?”

  “我看你才是看不透!現在人人都爭種棉花,到時棉花多了,棉花肯定賣不上價錢,但米價必定飛漲!”蹲在牆腳的馬有禮冷哼一聲,顯得眾人皆醉我獨醒地別臉望天。

  雖然他不明白朝廷因何要放開對棉花種植的限制,只是他知道豐年米故賤的道理。反觀棉花的行情好了幾年,原本棉花就應該是要回落,現在大面積種植必定賤到泥裡。

  至於北直隸的米價,他們北方地區原本就缺糧,現在種糧的人少了,那麼米價自然是要水漲船高,所以現在種植水稻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