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五百三十三章 新科湧才,殿題難答

  王煜看著跪在地上的莊伯常,雖然他能體會到落榜者的失落和絕望,但更加痛恨這種無中生有中傷真正天才的庸才:“莊伯常,你不僅造謠誹謗他人,而且編造科場舞弊,更是夥同戶科給事中華昶擾亂朝局,跟我回都察院接受調查吧。”

  說著,大手一揮,兩名都察院檢查廳的人員當即上前抓人。

  莊伯常整個人癱軟在地,卻是知曉自己的前程是真的完蛋了。

  原本這種造謠誹謗的事情時常出現,但現在的弘治朝早已經立於法令,此次對莊伯常進行處罰亦是按律辦差。

  京城這場甚囂塵上的科場舞弊爭論,隨著都察院介入將造謠之人繩之於法,這場輿情很快便平息下來。

  這一刻,歷史正在慢慢偏移出原來的走向。

  十日後,順天貢院大門緩緩敞開,會試的閱卷已經徹底結束,亦會在同一天進行放榜。

  身上披著大紅花的衙差奔走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中,帶領敲敲打打的隊伍報喜,而京城的百姓紛紛前去向新貢士老爺討要彩頭。

  由於大明會試的錄取人數已經擴員到六百名,所以錄取率是大大提升。

  祝允明是弘治朝擴錄的受益者之一,在這場會試中考取了四百多名的名次,雖然成績靠後,但已經打破命運枷鎖拿到參加殿試的入場券。

  原本此次最被看好的王守仁,在此次會試中考取了會試第二名,而第一名並非口口聲聲連中三元的唐寅,而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廣東舉子倫文敘。

  若說唐寅非富非貴,那麼倫文敘的情況其實更加糟糕。

  唐寅的父親起碼是在蘇州城開小酒館,但倫文敘的父親倫顯務過農,做過傭工,後以撐渡船為生,收入僅僅只能養家餬口。

  由於家境不好,小時候的倫文敘沒錢讀書,所以他的啟蒙老師就是父親。倫顯在閒暇之餘教倫文敘寫字讀三字經,以及吟誦唐詩宋詞,而這已經是“傾囊相授”。

  七歲時,因倫文敘常到村內一間私塾門外偷聽,塾師因此備受感動,免費收他為學生。

  因聰慧好學,倫文敘八九歲已能詩文,長於對聯,私塾每試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稱。

  十歲那年,塾師年老病逝,亦是失去免費讀書之所,倫文敘因而輟學,但仍一面賣菜操持餬口,一面專心鑽研經典。

  因有神童之名,且長於對聯。西禪寺僧人見他前來賣菜,便提出一個條件:我們寺裡的面賢殿尚缺一副對聯,這副對聯要恰合一百的數目。

  倫文敘請和尚取來紙筆,沉思片刻即寫就一聯:“杏壇七十二賢,賢賢希聖;雲臺二十八將,將將封侯”。

  因賣菜常顧不了午飯,一家粥店的老闆憐其年幼,惜其才,於是就天天買倫文敘一擔菜,並要他送到粥鋪。

  在倫文敘把菜送到粥鋪時,老闆就會把用剩的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白粥,然後再放些姜蔥等免費請他吃,權作午餐。

  幾年過去了,倫文敘天天在粥鋪吃粥,因此對老闆十分感激。

  後來,新任兩廣總督吳琛到任,亦是出對聯對倫文敘進行考學:“一介寒儒,攀龍、攀鳳、攀丹桂。”

  只是吳琛話音剛落,倫文敘的下聯就已經出來了:“三尊寶佛,坐鰲、坐象、坐蓮花。”

  吳琛對倫文敘的急才讚不絕口,聽聞倫文敘少年失學,深感惋惜,立即賞白銀五十兩,資助倫文敘繼續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