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五百三十六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

  原本是他贖罪的舉動,結果意外得到皇帝的關注。

  朝廷新創立外事部,弘治皇帝突然將他召進皇宮面談,由於自己確實還是想要為大明王朝做事,結果皇帝將這個新設立的衙門交由他執管。

  今日他掌管的外事部跟其他部級衙門一般,對前來面試的新科進士進行篩選,可以留下他所認為最為合適的人才。

  當然,他這個外事部尚書雖然擁有絕對的人事權,但知曉這是皇帝對他們尚書的信任,所以亦是一切以挑到最好的人才為目標。

  至於那些想要走關係內部的人員,卻是直接拒之門外,這既是對皇帝的基本忠誠,亦是他外事部在各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必然做法。

  既然皇帝給了他重新再來的機會,他不僅要將外事部經營好,而且還要力爭上游,成為助弘治皇帝開創全新盛世的名臣。

  李威連想都沒有想,當即給出答案:“吾從之!”

  咦?

  幾個考官聽到這個答案,不由得紛紛驚訝地望向李威,前面的考生可是沒有一個敢於給出這種大逆不道的答案。

  “這是為何?”劉璋緩緩地抬頭,認真地打量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青年人。

  李威像是得到鼓勵一般,很肯定地答道:“彼此站出來反對,只會被他拿來祭旗!陛下教誨: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若為了一點個人名節,便罔顧大明生賊子而不理,那才是不忠!縱是死,亦當死得其所,而非遇賊而不設想替帝除之。”

  “如此說來,汝從賊,這實為權宜之策?”旁邊的外事部侍郎聽出了言外之意,便微微一笑道。

  李威像是被這個明知故問的話侵犯到一般,當即不再緊張地侃侃而談:“自然是權宜之策!今帝心繫天下萬民,萬民安居樂業,國家更是兵強馬壯,乃千年未有之大局也!賊人因一人之私,亦無視皇帝和家國,此賊當除而後快!……賊者一時能聚,但日久必生間隙,屆時拉攏可用之人,再一擊斃之,為大明除此害……凡是涉案之人,至死不迷途知返,誅九族!”

  這裡像是成為了李威的主場般,在其他考官的目光中,站在廳中侃侃而談。

  或許是他有著一份堅定尊君之心,亦或許有著他對這種叛賊之人的深惡痛絕,故而在這場面試中已經是超常發揮。

  最終,在他回答完畢後,更是博得了滿堂彩。

  面試結束,李威走出外事部衙門大門,此刻像是做夢一般。

  當一縷陽光落在臉上的時候,他彷彿又多了一抹明悟,抬頭望向了紫禁城的方向,看到了那面高聳的城牆。

  雖然他是六百名新科進士極不起眼的一個,但他是打心底尊重現在的弘治皇帝,亦是不可能容忍賊人背叛大明。

  儘管他沒有經歷過開元盛世,亦沒有看過仁宗盛治,但他是親眼看到食不果腹的村民日子是越過越好。

  若說華夏真的擁有盛世,那麼他認為是眼前的弘治盛世。因為這個盛世不僅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而且國家越來越強大,大明王朝正在慢慢成為世界帝國。

  面試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李威並不是個例。

  這六百名新科進士都見證了弘治朝的崛起,看到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帝國,所有很多新科進士是弘治皇帝的忠粉,而他們都有一顆為國家做實事的決心。

  正是弘治朝的改革,現在每個新科進士都有機會留在中央衙門就職,他們可以選擇一箇中央衙門面試,展現自己的特長和麵貌。

  對絕大部分的新科進士是一個福音,他們最壞的結果是按慣例外放地方,現在卻有機會留在中央衙門,起碼亦想在京城大佬面前混個臉熟。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有人順利通過面試,有人屢敗屢戰,亦是隻懂知乎者也的人被外放地方擔任非知縣一職。

  弘治十二年的人才選拔結束,這幫大明最優秀的讀書人即將派往各地,成為大明第二次創業的新種子。

  四月的京城郊外,彷彿是大自然的調色板。

  春風輕拂,嫩綠的樹葉輕輕搖曳,彷彿在訴說著春天的故事。田野上金黃的油菜花鋪成一片片金色的海洋,蜿蜒的小河可以看到魚兒歡快地穿梭,野花地上幾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這裡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田園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