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平平無奇文化人 作品

第702章 孩子們(二)


  在前世,公元前四世紀一本涉及到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的著作問世,它幾乎代表了整個古希臘的文化

  它的作者是柏拉圖,那本書的名字叫做《理想國》。

  當然了,作為整個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二十本學術書之一,《理想國》從千年前活躍到了現在,不得不說它關於一些東西確實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所以,蘇均也讀過這本書,在前世的時候這本書就出現在他的書單裡面,正所謂人類社會在前進的路程中最終都是要回落到關於理想國的討論之中的。

  此刻的蘇均也不例外,在關於提瓦特未來的社會以及世界討論之中終將也是要回到這個註定無法避免的問題上面來的。

  這是一個關於“理想國”,關於世界的未來的人們該如何選擇甚至於走上一條怎麼樣的路的問題,或者也可以稱之為一個關乎世界的“終極問題”的問題。

  蘇均所想的真是借用這群孩子們童真且稚嫩的回答之聲用來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

  換而言之,蘇均想要的是藉此機會來寫出《理想國》這本書,當然並不是前世的《理想國》而是屬於提瓦特的理想國。

  至於什麼是提瓦特的《理想國》,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蘇均也不算是太過於清楚,可能答案就在他現在所批改的這批試卷裡面吧。

  要知道前世柏拉圖的《理想國》“正義”出發直接暴露了古希臘的奴隸主階級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藝術思想及教育思想,尤其是其分析個人正義與城邦正義之間的互通性,系統地闡述了正義的概念。

  柏拉圖更是設計並展望著心目中理想國度的藍圖,提出在“理想國”中才能真正實現正義。

  關於這一點蘇均不知道提瓦特的眾人會如何看待,但是在前世這種思想可以說是“近代烏托邦”的源頭,柏拉圖論述的理想的國家形態也是成為後世的國家制度、政治統治的模本。

  可以說,在談到世界文明的進程時不會繞開柏拉圖的《理想國》,談到西方文明的進程是更是完全無法繞開。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也和蘇均在前幾部書中提到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聯繫和互通之處,《社會契約論》、《論法的精神》、《國富論》甚至於《物種起源》中都可以找到關於這種想法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