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庭 作品

43.第 43 章 你看我是什麼人

 只是張九齡的書房中卻不止有他一人。

 容貌俊秀出塵,約莫十五六歲年紀,一身道袍,神態瀟灑,頭上並未帶幞頭,而是以進賢冠籠發,腰佩玉帶,姿態出塵。

 年紀輕輕,觀其與張九齡相處,卻是平輩相交。

 李長安眼角的餘光看到桌上那兩杯清茶,心中有了計較。

 這是當初她送給張九齡的茶葉,張九齡一向珍惜,唯有友人上門拜訪他才捨得拿出來待客。

 “老師?”李長安眨眨眼,詢問的看向張九齡,等著他給自己介紹這人。

 張九齡見到李長安,面上的笑容有多了幾分親切:“你回來了……這位是老夫的小友,李泌。”

 竟是先關心了一番李長安而後才對她介紹客人。

 李泌詫異了一下,看著李長安的眼神中帶上了打量。

 他在外尋仙問道,出山後才聽聞三庶人之事,知道了張九齡被貶。李泌本以為按照老友的性情,被貶之後必然鬱鬱不樂,可李泌登門拜訪,迎接他的並不是悶悶不樂的老友,而是……胖了三圈的老友。

 老友抱著他的胖孫女正享受天倫之樂,見到自己上門盛情邀請自己住下,李泌便在此小住了下來。

 只是李泌一直沒有想通依照張九齡的性子為何在被貶荊州後依然不見鬱色。

 如今看來,應當就是自己面前這位老友之弟子的功勞了。

 張九齡又向李泌介紹李長安。

 “這是我的弟子,你可以喚她李二十九娘。”張九齡語氣中帶著自豪,“二十九娘之聰慧,不下於你。若說治理一方的本事,說不準你還在我這弟子之下。”

 炫耀的語氣都要溢出來了。

 李泌心中詫異了一下,不下於他,甚至理政的本事還在他之上?

 他七歲能文,有神童之美譽,六歲時就被聖人召見,和燕國公張說對賦,令聖人刮目相看,更是同張九齡平輩相交,世上之人,還有聰慧更勝他者?

 李泌看了一眼李長安,視線在她的臉上轉了轉,尤其在她那讓李泌覺得頗為熟悉的嘴唇臉頰上停了許久,方才站起身稽首。

 “某遼東李氏泌,見過二十九娘。”

 這是猜出她的身份了啊。

 在李泌打量李長安的時候,李長安也在打量李泌。

 她“認識”李泌,沈初給她提過幾句,是肅宗李亨,也就是現在的太子李嶼黨最重要的謀士,屬於是李亨的外置大腦。

 可惜老李家這對父子都不珍惜賢才,李泌提出能徹底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李亨不用,李亨這傢伙為了他的皇位穩固先收復了兩都,把叛軍趕回了河北,形成割據長久戰。

 然後就是熟悉的排擠辭官、出山重用、再排擠貶官流程了,好在李泌年紀小,能把排擠他的那些人都給熬死,最後才又被重用封了鄴侯。

 她隱約記得李泌好像和太子有點母親那邊的親屬關係,回來問一問導師。

 若是當真是關係密切的親屬,那就不太好辦了。和政公主是年紀小,從小養大她還能放心,李泌年紀可不小了,不一定能拉攏。

 李長安知道李泌已經猜到她是公主了,不過既然李泌不說,那她也就只當做不知道。

 虛偽客套了幾句後,李長安就給張九齡使了個眼色。

 示意自己有話和他說,讓張九齡把李泌先打發走。

 李泌卻不等張九齡開口,先一步提出告辭。

 他已經察覺到這位公主語氣客套,而且見她方才匆匆趕過來的模樣,應當是尋張九齡有急事,他若在這裡待著,豈不是成了礙事之人。

 待到李泌離開,李長安才將自己這次過來的目的告知張九齡。

 “老師,你覺得荊州的水利如何?”李長安問張九齡。

 張九齡知道李長安想做什麼了,他捋須:“荊州水系眾多,老夫翻看往年卷宗,發現荊州年年都會有或大或小的水災。的確應當興修水利以利農。”

 “此事便是你不提,老夫也要開始逐年疏通水道……你既有心在漳縣興修水利,那便讓孟浩然上一道摺子,老夫同意了便是。”

 若只是村子中修建小溝小渠的這樣的小事不用向上級州府稟告,漳縣一個縣要修建縣級水利工程,就要向上面的州府稟告了,得到刺史允許後方才能動工。

 張九齡想要在整個荊州興修水利,就需要向朝廷稟告,得到工部批准後方才能動工。

 張九齡笑了笑:“這樣的公事不用避著李泌,他熟讀經史,天資聰穎,只是少年天才難免有些傲氣。他若是願意出仕,憑藉他的家世和陛下對他的看好早已出仕為官了,只是他一心向道,只讓他擔任尋常小官他看不上,索性尋仙問道求清淨罷了。”

 “你若是有疑惑,亦可向他求教。”張九齡輕輕提點了一句。

 “老師剛才還說我理政的本事在他之上,難道老師是騙我的其實你心裡覺得我沒他厲害嗎?”李長安吃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