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第216章 謀逆事

 十月中, 大明宮朝會。

 今日天氣不太好,北風呼嘯,早上還下了一場小雨, 十月中旬已經很冷了, 雨滴打在身上,冷的刺骨, 偏偏轎輿還只能停在宮門外, 來上朝的臣子都要裹緊了朝服撐著傘走過從宮門到太極殿這一段路。

 楊國忠抖抖身上的雨滴,心情卻不錯。

 他手下的人已經找到了王鉷之弟王焊謀反的證據,今日下了朝後他就去找聖人請旨搜查王府。

 王焊謀反, 王鉷逃不了, 李林甫生前又和王鉷交好,他便可順勢誣告李林甫和王鉷結黨謀反。

 只等安祿山的證據一到, 人證物證便都齊了, 李林甫又不可能從棺材裡跳出來辯白,哼哼, 這可真真是百口莫辯。

 楊國忠想象著他帶人抄了李家的幻想,不禁勾起了嘴角。

 他欺負的就是死人。死人不能說話, 什麼髒水都能往死人身上潑。

 “……臣發現劍南節度副使鮮于仲通瞞報軍情、欺君犯上,臣敢問楊相可知此事?”

 一道聲音把楊國忠從美好的幻想中拽了出來。

 他抬頭看向發問之人, 是在他眼裡已經活不了多久的御史大夫王鉷。

 王鉷胸有成竹,往前邁出一步, 咄咄逼人:“臣參中書令、劍南節度使楊國忠瞞報軍情,欺君犯上!”

 昨日有人告訴了他這個消息。

 楊國忠面色一變, 沒有先行分辯,而是仰頭看向了李隆基:“御史大夫這是汙衊臣啊,臣對陛下忠心耿耿, 怎麼可能會欺君犯上。”

 王鉷是怎麼知道他瞞報了軍情的?

 先前正是他爭奪相位的緊要關頭,鮮于仲通那邊戰敗的消息傳過來之時楊國忠怕影響到自己爭奪相位,便大著膽子隱瞞了軍情,把敗仗改為了勝仗。

 王鉷自入仕便一直待在長安城,長安城外根本就沒有勢力,劍南之地又天高皇帝遠,有什麼消息也傳不到長安城,楊國忠就是倚仗著這一點才敢謊報軍情。

 李隆基還是更信任楊國忠一些,他垂目看向王鉷:“你說楊相謊報軍情,他謊報了什麼軍情,你可有證據?”

 王鉷朗聲道:“三月前鮮于仲通與南詔一戰,楊相上奏言鮮于仲通大勝南詔,是謊報!真相是鮮于仲通被閻羅鳳打敗,損失慘重。”

 “此御史大夫一家之言,真相如何豈能僅憑你一人之口便能決斷?”楊國忠轉了轉眼珠,咬死不承認。

 王鉷冷笑道:“臣身為御史大夫,有監察百官之責,至於是真是假……臣已經派了御史臺的御史前往劍南證實,想必年前便能回來。”

 給他送情報的人可是發誓此事是真。

 李隆基看了一眼楊國忠,又望了一眼王鉷:“那便等到御史回來再談此事。”

 他打心底裡不願處理這些事情。楊國忠能給他弄錢,王鉷也能給他弄錢,李隆基認為這兩個臣子完全可以和平相處,共同為他效忠。

 王鉷還不甘心想要再說什麼,李隆基卻已經露出了疲憊之色,揮手結束了早朝,王鉷一肚子的話只能又咽了回去。

 他也只能在臨走時又瞪了楊國忠一眼。

 等著吧,等他查出來確切證據之日,就是楊國忠這個狗東西被清算之時。

 楊國忠卻只是冷笑一聲,下了朝也不回宣陽坊的自家府邸,而是直奔興慶宮而去。

 卻比李隆基還要早回來半刻。

 李隆基不願意住在大明宮,可每月兩次的早朝卻又須在大明宮的太極殿內,便派人在興慶宮和大明宮之間修了一條宮道方便平日往來。

 抄近道走,他都沒有楊國忠來的快。

 見到已經等在勤政殿外的楊國忠後,李隆基也有些詫異,沒有說什麼,只是讓楊國忠隨他入殿。

 他以為楊國忠是著急來分辨清白。

 楊國忠一入殿便跪下:“臣告發御史大夫王鉷之弟王焊與邢縡謀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