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紅湯 作品

第 320 章 凜冬至

“今年不能賣給你們,我手裡剩下的棉花不多了。”隋玉很是惋惜,棉花的產量比她預計的少很多,從棉桃初綻到目前來說,兩個月的時間,兩畝棉花只收了三百四十餘斤(漢代斤兩)的棉花。地裡頭一茬種下的棉花已經到了尾期,杆子上掛的棉桃所剩無幾,後兩茬種下的棉花倒是還能收穫半個月,但株數太少,摘一次還裝不滿一籃子,棉花曬乾了還不足十斤。




隋玉估算一下,這兩畝棉花的產量頂多在四百斤,再絞去棉籽,棉花絨子估計只有二百斤,畝產只有一百斤。如果做成十斤一床的棉被,一畝棉花頂多只能做八床,其中棉線都要佔用二斤棉。




“剩下的棉花只夠我們自家人做幾床被子和幾身棉襖,沒有多餘的拿出來賣。”隋玉說,“不過明年棉花會擴大種植,大概能種四五十畝,明年你們再來,到時候能把棉被賣給你們。”




“二畝地的棉花只能做幾床褥子和棉襖?產量挺低的啊。”種過地的客商說。




“還搓了六十斤棉線,不是全拿來做棉被和棉襖了。”隋玉解釋,“不過一畝地出產的棉花,做十斤一床的被子大概能做八床,做成棉襖棉褲或是棉袍,大人的棉襖用二斤棉就夠了,棉褲二斤重,一身頂多四斤,大概能做二十五身。”




“二斤重的棉襖能在下雪天穿?出不了被窩吧?”有人不信,“我的蘆花襖子有五斤重,下雪天走出門,風一吹就涼透了,穿個一冬就不保暖了,壓得死薄死薄的。”




隋玉莞爾一笑,說:“等下雪了,我拿件棉襖給你們試穿一下,暖不暖和你們穿上就知道了。”




“那我們就等著了。”




“哎,玉掌櫃,一畝地能產一百來斤棉花,你打算賣什麼價?”通過之前的言語,已經有客商估摸出棉花的畝產,他不禁打聽棉價。




其他客商紛紛豎耳聽著。




隋玉稍稍沉思,她選擇把球踢回去,說:“我不清楚,你們覺得呢?明年夏天我的商隊從關外回來了,我讓他們先帶十來床被褥去長安試試水。”




“夏天就能出棉?”最近剛進關的商隊不清楚情況,他們坐直了打聽:“具體是幾月份能摘棉花?玉掌櫃你給個具體的月份,我看我明年能不能趕過來。若是趕不過來,我留三五個人在這兒給你幫忙。對了,棉種賣嗎?”




一句話點燃了在座各位沸騰的心,他們目光火熱地盯著隋玉,掰不開她的嘴,他們恨不能摁著她的頭讓她點頭。




“不賣,屆時朝廷會有安排。”隋玉給他們潑一盆涼水,也算是一個告誡,她的棉種在朝堂上過明路了,暗暗動心思的人安分點,可別想著去地裡偷摘棉花,出現在敦煌外的任何一株棉都能讓一大家子鋃鐺入獄。




茶舍裡的氣氛萎靡下來。




“六月底就有棉桃吐絮了,如果朝廷沒安排,大概七月下旬就能做棉衣棉被販賣。”隋玉給出準確的時間,“諸位若是有意,明年七月趕來敦煌買棉衣棉被。”




開春商隊離開敦煌,不管是進




關還是出關,都無法在七月趕回來,在座的客商一致決定明年離開敦煌時安排三五個腦子靈光的族人留下等消息。




“玉掌櫃,往後我們要託你多多關照了。”生意上的事有了眉目,客商們了卻一件心事,有了心思琢磨其他,有棉花在手,隋玉一家要大富大貴啊。




隋玉臉上是剋制不住的笑,她努力壓下嘴角,聲音裡的高興勁卻是掩不掉的。




“好說好說,是相互關照,我們共同發財。”




“吃飯了。”趙西平出現在門口,他指了指天,說:“太陽昇到頭頂了,都不餓啊?”




“餓什麼?想到明年要發大財,玉掌櫃都高興飽了。”站在外圍的客商調侃,他帶頭往外走,說:“吃飯吃飯,財要發,飯也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