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紅湯 作品

第 323 章 頭筆棉花生意

 趙二嫂不願意去,她沒暖和的棉襖穿,可不願意出去吃風受凍。

 “你們出去轉吧,我從城裡走過。

 “那你留家裡。”趙大嫂跟隋玉出門了。

 隋玉不打算走遠,她帶著老兩口和兄嫂三人往北走,去看她去年才入手的十畝荒地。去年夏天張順他們還在家時用駱駝拉犁犁過一茬,入秋忙完地裡的活兒,丁全和二黑又用駱駝拉犁犁一遍,趕在下雪前施過一道糞肥。

 趙老漢踢開雪抓一把土搓了搓,說:“沙子多,這地怎麼養都種不成莊稼。”

 “可以種蘿蔔。”隋玉接話,“蘿蔔種在沙土裡,只要肥施的夠,它反而比種在菜園裡長的大,拔的時候也更省力。”

 趙老漢不清楚,他家地多,攢的糞肥都施到莊稼地裡了,施過肥的地用來種莊稼,壓根不會用來種蘿蔔。

 “可惜兩地隔的遠,不然我能來你們這兒拉糞肥回去肥地,家裡攢的糞肥年年不夠用。”趙大哥不眼饞老三一家賺錢,也不眼饞他們房子大房子多,他就眼饞牲畜圈後面的大糞坑,一看見就走不動道。

 “酒泉跟張掖隔得近一點,你們要是想要糞肥,我讓甘大留著,夏天的時候你們去拉。”隋玉說。

 “當初怎麼不在酒泉蓋客舍?”趙大嫂問出一直想問的,“客舍蓋在酒泉,我們也能

 幫你盯著。”()?()

 “商隊從敦煌前往酒泉,或是從張掖去酒泉,兩郡之間隔著六七天的路程,他們備的糧草在路過酒泉時還有剩的,人也還沒到最疲乏的時候,很多商隊都是進城停留一兩個時辰,補些東西就出城了,不會留在城裡過夜。”隋玉解釋,“我選擇客舍蓋在哪裡,都是按照商隊趕路時歇息的習慣和狀態選址的。”()?()

 趙大嫂臉皮發燙,是她小人之心了,她還以為是隋玉有意防著婆家的人。

 ?綠豆紅湯提醒您《流放後,我在敦煌當漢商》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

 “做生意講究還挺多,難怪你能賺錢。”她是徹底服氣了。()?()

 “弟妹——隋玉——”趙二嫂站在客舍的背風牆後大聲喊,見隋玉終於聽到聲看過來,她招手示意她回來,“你家來客了。”

 “你們繼續轉,我回去看看。”隋玉往回走。

 她一走,其他人也跟著回去,要不是順著她的意,其他人壓根不會出門,從西邊吹來的風還摻著黃沙,打在臉上跟針扎的一樣。

 趙老漢看向河西邊的一墩黃土坡,說:“你這地要是想種莊稼,就把那墩黃土買下來,讓人挖來鋪地裡。”

 “不好買,這是仇家的。”隋玉搖頭,“旁人能便宜把黃土買到手,我們出高價還要跟人說好話。不買,這十畝地我不打算種莊稼。”

 趙二嫂還縮在牆後,看人走近了,她才繞過來,說:“有人來給你拜年,提了好多東西,隋良看樣子也不認識,他讓我來喊你。”

 隋玉加快腳步,見小崽站在廚院外面招手,她直接走過去。

 “是城裡錦繡織布坊的人。”小崽先跟她透個口風。

 “我姐回:“姐,這二位姓杜,是錦繡織布坊坊主的二叔和侄子,王農監拿來的棉布就是在他們織布坊織的。”

 “玉掌櫃,聞名不如見面,久仰了。”杜季白先聲打招呼。

 “這話該我說才對。”隋玉笑言,“久等了。”

 “沒有沒有,貿然上門,是我們唐突。”杜季白坐下,說:“想必玉掌櫃見到我們是一頭霧水,我也不兜圈子了,這趟過來是受我大侄子,也就是織布坊的坊主杜靛青所託上門給你們拜個年,看你什麼時候得空,他上門跟你談個生意。”

 隋玉瞬間瞭然,直接問:“關於棉花?”

 “哎。”杜季白笑著點頭,“託王農監的福,世上第一匹棉布誕生在我們的織布坊,在那之後,我們一直念念不忘。不瞞玉掌櫃,棉布跟麻布相比,不僅軟,吸水性還強,這代表它上色容易,還容易固色。你看看……”

 候在一旁的小夥子解開桌上的包袱,把裡面的褚色蘆花襖、月白色的帛布單衣、海棠色的羅裙、以及鴉青色和薄柿色的帕子一一拿出來擺在桌上。

 隋玉走近打量,杜季白一一給她介紹布的織法,什麼平紋斜紋緞紋,還有各種顏色。

 “年前在西城門門口見過你一次,我們估量著你的身形給你做了一身冬衣。”杜季白看出隋玉對織布的織法沒什麼興趣,他立馬改口,說:“不管生意成不成,這些衣裙都送給你,算是謝你讓

 我們看到世上另一種衣料。()?()”

 隋玉道聲謝,她想了想,說:“初四那日我應該是不用待客也不用走親,杜坊主那日要是得空,我在家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