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服 作品

第74章 儒家派系【求收藏*求推薦】





儒門大亂的時候,言子、澹臺滅明等弟子推舉曾子出來接替儒家掌門,甚至孔子也認為曾子是顏回外最適合接替自己,將孫子子思都教給曾子教導。




只不過曾子拒絕了,沒有接過儒家大旗,導致儒門大亂,而曾子之外最有資格接替孔子的自然就是子思了。




可是言子、澹臺滅明服曾子,卻不代表會服子思啊,畢竟子思算起來是他們小輩!




尤其是後來儒家在孟子出世之後,與子思一脈組成了思孟學派。




那時的言家和澹臺家已經遁走南方,不再參與儒家的爭鬥,自然也不屬於思孟學派。




所以來說,雖然同樣是儒家,但是他們跟言家、澹臺家真的不熟!




“儒家比你想象中的要大,也要亂!”張平看著張良提醒說道。




甚至儒家內鬥起來,會比外人下手還要黑!




“我疑惑的還是,他是南方一脈推出來明麵人物,為什麼會跟西河學堂扯上關係,要知道西河學堂是子夏一脈!”張開地認真的說著。




儒門大亂之時,言家、澹臺家支持的是曾子,而子夏支持的則是有子(七十二賢之一,名有若,字子有,提出“禮之用,和為貴”),所以,子夏一脈和言家、澹臺家才是真正的死對頭。




更關鍵的是,言子被稱為儒家文學之首,而有子則是儒家文學高才,兩個人的競爭也是最激烈的。




所以說,儒家內部關係最惡劣的就是言子和有子!




這就讓張家很疑惑言家為什麼會跟西河學堂扯上關係了。




尤其是吳起出自西河學堂,卻死在楚國貴族手中,這背後要是沒有言家和澹臺家在搗鬼,說出去他們都不信。




張良完全插不上嘴了,儒家的爭鬥,現在他還不太清楚。




張平也很疑惑這一點,兩個勢同水火的學閥爭鬥的兇險他是知道的。




“或許,這就是我們查不到叔東在西河學堂學習過的原因吧!”張平思索之後說道。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在西河學堂學習的時候,用的不是叔東之名!”張良卻是開口了。




西河學堂不可能收來自言家和澹臺家的子弟,但是若是言晏在西河學堂學習時用的不是叔東之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