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服 作品

第81章 擅出叛忍的儒家【求訂閱*求月票】





能見到一位儒家弟子對他們法家經籍也如此尊重的,他還是很欣慰的。




“世人皆以為我法家主張的是富國強兵,但是那只是表現,為了迎合君主所做,實際上我們法家真正的主張就是這八個字!”




“循名責實,慎賞明罰!”管事一字一頓的說著法家的真正核心傳承。




富國強兵不過是法家施政的結果,而真正的核心和過程則是這八個字。




“循名責實,與名家有些相似啊!”言晏看著管事認真的說著。




“所以,我們這一派,被稱為刑名派!”管事也不否認。




所謂循名責實,簡單四個字,簡單理解也可以是實事求是,但是卻能衍生出很多。




比如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去做事,不違背萬事萬物的客觀規律。




“請先生賜教!”言晏拿起了一卷申不害的手札,來到了一張條案前,鄭重的向管事請教起來。




管事有些詫異地看著言晏,但是又看向言晏手中的竹簡,笑著點了點頭。




誰能拒絕一個對自家學說有興趣,而且又能不恥下問的人呢?




因此,言晏也很容易的得到了法家高士的指點和解讀,尤其是在韓國守藏室中的手札包羅萬象,有從申不害到如今的法家歷代士子的解讀和註解。




這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我們法家最大的成就是法,最大的失敗也是法!”管事嘆了口氣。




“我們創造了法令來約束人的行為,但是法治的盡頭終歸還是人治,而我們卻無法解決人治的問題!”




言晏聽著管事的話,也想到了無論是申不害還是慎道,亦或是商鞅,變法的最後都是為君王服務,可君王卻也成了破壞法令的罪魁禍首。




並不是所有人君王都能是秦孝公,能夠堅定的支持著商君的變法,哪怕再不願,也硬著頭皮,去親手執行法度。




“若是上史的儒心還不穩固,最好不要過多的接觸法令!”管事認真的提醒著言晏。




很多士子出來遊學,一開始還是儒家、墨家、名家等等,結果回去的時候就成了別家的了!




這就是因為各家的經義太有洗腦性了,若是不能堅持自家學術之心,很容易被其他家的學說所迷惑,最終變成了他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