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服 作品

第226章 窮則勒石刻碑,達則自古以來【

 “軍功爵,耕戰之法,都需要變了!”呂不韋很凝重的說著。

 言晏認可的點頭,天下諸侯,都有各自的取死之道,秦國的取死之道在於他們將百姓給繃得太緊了,一旦鬆懈下來,就會使弓弦繃斷。

 秦國就是一個樸素的軍國主義,一切都以為戰爭服務為主,若是不能轉變,在無敵國外患之後,國恆亡!

 或許嬴政還活著的時候能以個人魅力而穩住這輛戰車,但是等到嬴政退下之後,誰都無法再阻止這輛超負荷運行的戰車解體。

 言晏也曾想過如何讓秦國這輛戰車安全的停下,可是他遍觀史書,回憶著後世的所有走軍國主義道路的國家,沒有人能將這種戰車安全的停下,最終的結果都是分裂、消亡!

 猛安謀剋制的金國如此,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如此,打遍歐洲無敵手的德意志也如此。

 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歷史難題,沒有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呂不韋有過改變,想要在一統之後,以道家學說為主,兼收幷蓄百家之所長,讓秦國這輛戰車緩速,慢慢停下,不再以法為主,轉變為黃老之學的休養生息。

 但是哪怕是呂不韋,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國策是否真的有用,能夠讓秦國停下!

 言晏也沒有更好的建議,至少呂不韋的國策似乎是可行的,但是沒有人做過,誰也不知道結果。

 最主要的還是,天下還未一統,而一旦一統,秦國也將是歷史上

 該行怎麼樣的國體、國策,都沒有舊制可循!

 “未來,是你們的,希望你們能給華夏找到一條適合它的全新的路!”呂不韋嘆道。

 隨著嬴政的年齡增長,親政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了。

 呂不韋也很清楚,自己在秦國的權勢太重了,一旦嬴政親政後,他必然會成為阻礙嬴政的絆腳石,被踢開也是不可避免的。

 “仲父之名,呂相不可要,也不能要!”言晏想了想,還

是決定提醒呂不韋一句,當做是這幾日呂不韋傾囊相授的束脩。

 以嬴政性格,只要呂不韋不是太過火,也不會死,也能落得一個歸隱的好結果。

 而真正讓嬴政和呂不韋決裂的關鍵還是這個仲父之名,甚至不少野史就以此為名,說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這才是呂不韋的取死之道。

 呂不韋也遲疑了。

 仲父之名哪一個文臣不想要呢?

 上一個仲父就是齊相管仲,也是當下公認的

 “呂相和趙太后的關係,太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了,再有仲父之名,那是殺身之禍,甚至九族皆亡!”言晏繼續提醒著。

 現在嫪毐還沒有叛亂,嬴政也還將呂不韋當成自己的亦師亦父的老師,但是等到趙太后的那些齷齪事爆發,誰也不敢想象嬴政的心境會有什麼樣的轉變。

 呂不韋看著言晏,終於是點了點頭,他和趙太后的關係其實也不算什麼隱秘了,只是所有人都選擇性的看不見。

 可是一旦這事被捅出來,他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