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司馬黃巢 作品

第2章 亂之始

  隨後以杖擊傷仙芝頭部,頭破血流,其眾喧譁不已。

  見招安不成,蘄州刺史裴偓逃奔ez,不久兩軍分裂,三千餘人從仙芝,仙芝乃大掠蘄州,黃巢引兵二千北上。

  不久之後,王仙芝帶領的起義軍在鄂被聖唐大軍打敗,他本人也被殺死,王仙芝失敗之後,起義軍重新整合,眾軍士推舉黃巢為首領,又稱沖天大將軍,轉戰黃淮流域,又進軍長江下游一帶。

  黃巢軍進攻汴、宋二州,為東南面行營招討使張自勉所阻,轉攻衛南、葉、陽翟等地,聖唐徵調義成兵三千人守衛東都附近的伊闕、武牢等地,豫一時勢壯。

  黃巢率軍渡江南下,與舊部王重隱相呼應,攻下饒、信等州,同年十二月,進入閩,轉入粵。

  第二年10月,農民起義軍攻克羊城,活捉節度使李迢,起義軍在羊城休整兩個月後,補充了人員和武裝,這時,黃巢以百萬都統的名義發表了北伐的政治宣言,提出了禁止官員聚斂財產,犯贓者滅族的具體政治主張,之後揮師北上。

  是年黃巢大軍自桂編木筏,沿湘江而下,進逼江陵,北向襄陽,聖唐王廷得知黃巢將北上,遣宰相王鐸為南面行營招討都統,屯兵江陵,又任命李係為行營副都統兼湖南觀察使,統兵十萬屯駐潭州,“以塞嶺北之路,拒黃巢”。

  此時農民軍連下永州和衡州,抵潭州城下,李系驚恐,緊閉城門,黃巢揮兵力戰,一日而下潭州,聖唐大軍十萬人血染湘江,讓乘勝追擊,以五十萬軍進逼江陵,王鐸奔襄陽,黃巢兵不血刃佔據江陵,北趨襄陽。

  之後,起義渡過淮河,向官軍將領發出檄文:“我們攻擊京都,只向皇帝問罪,與各位無關。各位各守各的地界,不要觸犯我們!”

  各地將領接到檄文,均想保存實力,不願為朝廷賣力。

  於是,黃巢號稱百萬大軍,浩浩蕩蕩逼近潼關,並且黃巢親自到陣前督戰,大敗聖唐軍,在起義軍攻下潼關之後,僖宗驚慌失措,頭也不回,一路逃到了川地,而來不及逃走的聖唐官員,出城投降。

  之後黃巢軍進入京都,守京大將張直方率眾迎接黃巢大軍進城,整眾而行,不剽財貨,群眾達百萬軍,入城後,軍紀嚴明,閭里晏然,曉諭市人: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向貧民散發財物,百姓列席歡迎。

  一月,即位於含元殿,建立了大齊政權,年號金統,原朝官員,四品以下留用,餘者罷之。

  不久,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聖唐宗室留長安者幾無遺類,唐室官員惶惶不可終日,史書言: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又沒收富家財產,號稱淘物,宮室皆赤腳而行。

  而聖唐大軍一直未對新朝停止進攻,曾經一度攻入京都,黃巢軍露宿霸上,調知官軍不整,且諸軍不相繼,引兵還襲之,自諸門分入,大戰長安中,宗楚、弘夫死,軍士重負不能走,是以甚敗,死者什八九。

  這一次黃巢恨城民協助官軍,於是縱兵屠殺,血流成河,謂之洗城,而黃巢未派大軍追擊唐軍,讓唐軍有喘息機會。

  逃往川地的僖宗反攻,九月,齊軍將領朱溫在同州與王重榮交戰中,投降唐軍,被聖唐廷任命,並賜名全忠。

  而聖唐將軍李克用部一萬餘人南下,齊軍大將趙璋戰死,華州、蘭田相繼失守。

  黃巢不敵,撤出長安,逃入商山,沿途拋棄黃金珠寶,聖唐大軍爭寶竟不急追,後以齊將孟楷為先鋒,攻逼蔡州,聖唐軍守將秦宗權戰敗投降,之後圍攻陳州,遭遇聖唐軍將領趙犨頑強抵抗,大小數百戰,始終未能攻拔其城,齊將孟楷挺進豫州的途中,中俘犧牲。

  黃巢聞知孟楷遇害,大怒,部隊屯於溵水,掘塹五重,百道攻之,誓為孟楷報仇,聖唐大軍在陳州附近的西華大敗黃思鄴,齊軍退軍故陽裡,陳州之圍遂解。

  之後黃巢引兵向汴州行進,尚讓以五千精銳直逼大梁,聖唐將軍李克用率兵五萬,自河中南渡,連敗齊軍於太康、汴河、王滿渡。

  黃巢只好轉戰魯地,同年三月,朱溫大敗黃巢於王滿渡,黃巢的手下李讜、葛從周、楊能、霍存、張歸霸、張歸厚、張歸弁等投降朱溫;而黃巢殘部向東北逃亡,又遇李克用於封丘,時遭大雨,黃巢集散兵近千人奔兗州,李克用軍晝夜馳,糧盡不能得巢,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