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司馬黃巢 作品

第633章 尋人

  如今我聖唐一族,包括聖唐大陸正規的學堂教育,所學習的知識,均是為了那一個寶座而服務,因此,才有了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的說法,讀死書,死讀書,成一個書呆子,之後趕考,參加科舉,一步步讓你自己往上爬,然後便可以治國平天下了。

  可惜了,如今的儒家那一套教育系統,所學習的知識,都與聖人言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在具體的問題上,無法做出有效的解決方法,還需要民間的高手來補充,而那民間高手,他們的經歷,其實就是職業教育學堂所傳授知識的一部分,關於這一點,風都領地那些技術人員的來歷,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職業教育的成果。

  因此,若是道友意願,手頭的一些工作,可以放一放,讓其他人處理,道友自己好好充充電,如此,剛剛道友所提的問題,就不需要提問了,而是自己明白了。”

  恨鐵不成鋼,但是,雲啟也沒有辦法,上了年紀的老頑固,想要在他們腦子裡裝下新的知識,尤其是與所接受的教育,認知、習慣等完全不同的知識,百年時間的思想教育工作,反而讓算必準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越來越不重視,直接忽略了。

  因此,雲啟不過是隨口一說,已經與琉璃一般,放棄對算必準這一類老頑固的治療了。

  “雲啟,你們所要找的人,找到了嗎?”氣氛有些壓抑,對於雲啟與算必準的那些陳年舊事,琉璃添油加醋,將對老頑固的不滿,對啟明星道友吐槽,明白了一些情況之後,啟明星率先打破平靜,詢問道。

  雲啟看向算必準,而與此同時,算必準也心有靈犀一般,看向雲啟,都不說話,都希望從對方的口中,得到答案。

  “老闆,來,你先說,為咱們的算道友,普及一下知識,讓他明白,何為專業化。”

  明白算必準與自己一般,都希望從對方口中得到答案,雲啟依然不死心,希望能夠讓算必準那頑固不化,硬度可以與天外隕星一拼的腦袋,希望再來一次教導,讓鐵樹,也開一朵狗尾巴花,雖然不符合邏輯,但也是一朵有名有姓的名花。

  “算必準,這一次來到此城,是一場意外,當時的選擇,你也知道,對路不熟的我們,讓少年人來選擇,結果,少年人直接抓鬮,讓老天爺做出選擇。

  因此,我們與你的起跑線,是一致的,對於此次來此城的意思,老天爺沒有明確指出,只能自己胡亂猜測了。

  而算必準你的優勢,在此時此刻也顯示出來,你會算,而少年人所謂的算,只是瞎扯犢子。。。”

  “老闆,說重點,你所說的,都是可以一句話帶過的過渡語,沒有必要解釋那麼清楚,與主題無關。

  因此,算道友,簡單做一個解釋,你最希望見到的那一位,也是我們所知的那一位,老天爺剛剛將他放下來,雖然我們知道他的一些情況,但沒有必要特意去打擾他,若未來有機緣相遇,點撥一下便可。。。”

  “雲道友,琉璃道友,對於那一位,他未來對我聖唐一族的貢獻,不知二道友,有何評價?”

  知道雲啟與琉璃所說的是哪一位,苦城城主的位置,算必準可不是白乾的,老而不死,是為賊也,雲啟和琉璃也沒有限制對方的知識獲取,因此,有一些信息,算必準自清風明月二人方面,瞭解了不少來自於雲啟老家的一些信息。

  “我聖唐一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道宋之世。這是對道宋文化的極度讚美,自宋太祖、太宗確定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道宋以前所未有的包容態度對待讀書人,鼓勵他們讀書,鼓勵他們為國所用,鼓勵他們挖掘潛能,鼓勵他們姿態萬千。

  於是,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士大夫脫穎而出,展現生命的精彩,展現文化的魅力,可以說,道宋以最包容的態度,和最鼓勵的政策,讓文化以最美麗、最精緻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給後代留下了燦爛而輝煌的文化瑰寶。

  但是,提到道宋,不得不提另外一個方面:重文抑武政策,它雖並非一無是處,對於國家內部的穩定,減少兵亂,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積極效果的,只是,在執行過程中,太呆板、太僵化、太過頭了,造成了軍隊的弱化,造成了兵來不能擋、敵來不能拼的惡果。

  因此,才有了道宋帝王以卑躬屈膝之態,取憐於北方異族,割地、賠款、稱臣,求得一夕安寢,偏安一隅,苟延殘喘,但終南道宋一世,終不能迴歸故都,只好臨時將行在安頓於臨安,如同一個漂泊的國家,朝野臣民,始終找不到心靈的歸宿,至南道宋後期,為北方另一異族所滅,十萬軍民崖山一跳,給道宋這個存在了三千多年的朝代,跳出了一個悲壯的結局,留下一個沉重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