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繼任

  尹志平走在漆黑的墓道中一臉感慨,上次來古墓,還需要點著火把看路,防備機關,現在視黑夜如白晝,行動自如。

  兜兜轉轉來到一間寬大的石室內,裡面靠牆的一側赫然擺放著一張冒著寒氣,呈半透明狀的冰床。

  自己上次沒怎麼細看,一直以為這張床是千年寒冰做成的,畢竟不管從觸感還是模樣,都很像,這次仔細觀看,才發現是一種寒玉。

  不過就算在極北之地數百丈堅冰之下挖出來的,哪有用了這麼多年,寒氣依然不散的東西。

  這種寒氣很古怪,沒有消耗或者消耗的很慢?那極北之地能有這種好東西,說不定還有其他更多的好東西。

  極北之地寒玉、蛇骨裡的仙府還有巨大的石蛇化石、湘南的葫蘆山,高天之上的特殊能量,這個世界很奇妙,可能還有更多神秘值得探索。

  尹志平邊想邊端著石盆和噬魂樹,慢慢撫摸這張寒玉床,以他如今的先天境界,寒玉床的寒氣對他已經沒有任何作用。

  圍著寒玉床走了一圈,四四方方,很是齊整,作為有一點點強迫症的尹志平,無奈之下,將石盆放在一邊,蹲下身來,在寒玉床靠石牆的角落裡,抓住一角輕輕一掰,抓下來一塊手掌大小的寒玉。

  走到一旁的石桌上,捏碎一小塊寒玉放到石盆裡,那噬魂樹的根鬚沒有任何變化,小塊寒玉也沒有任何變化。

  看來是不行嗎?

  不過這寒玉起碼看著比土好看,自己也能隨時看到噬魂樹根鬚的變化,所以將寒玉掰開許多小塊放進石碗裡,又將噬魂樹捋直襬正。

  石盆內絲絲寒氣外冒,襯托的噬魂樹血紅的眼珠,漆黑的樹葉,樹幹,神秘無比,一看就知道是一件無上邪物,看著挺唬人。

  滿意的點點頭,暫時還不錯,但有了寒玉土壤,石碗看著又很土,思來想去,一不做二不休,尹志平又來到寒玉床角,憑著勁力入微的真氣,慢慢從寒玉床的側方,挖出來一個人頭大小的玉盆。

  又是一番收拾,這一看,就好看多了,似仙藥一般生長在靈玉礦上,逼格拉滿。

  心滿意足,尹志平也不多留,順了幾瓶玉蜂蜂蜜,再次通過水潭下的暗河出去回到重陽宮。

  因為還有幾日才是正式繼任掌教的大典,尹志平就獨自在小院裡鞏固這次頓悟所得。

  人體是最接近道體的一種體質,有九竅五臟十二節,乃陰陽糅合的一個整體。

  髒屬陰,腑屬陽。

  一陰一陽,一髒一腑通過經脈互為絡屬,構成陰陽轉換,相互置換的關係,決定了身體生理功能上的密切聯繫。

  五臟之所以稱之為神藏,皆是因為五臟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修道練氣,不就是練精化神嗎。

  再說五臟,其生理活動,因人有九竅,可溝通天地,所以與體外自然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也與人體內部的精神情志因素密切相關。

  這也是人體六病的根源。

  少陰少陽兩經絡,尹志平早時,已經頗為熟悉,這次頓悟便是溝通五行臟腑,通過經脈大幅增加自身真氣屬性,以己身影響,甚至改變外界環境,這便是人體之妙,由九竅作為橋樑,外界環境可以影響人的身體,人的身體反過來也可以影響外界環境。

  之後,尹志平又以內腑五臟來增大身體各種生理功能,不說可比千里眼順風耳這般神通,但也早已超越自然界各種生物的極限。

  尹志平此時可謂一朝悟道,心中歡喜無盡,只覺得自己探索的這條道路,前方一片光明坦途,只要勤加修煉,必然可以達到不可思議的境界。

  尹志平沉浸在修煉之中,不可自拔,並未感覺時間流逝,直到弟子前來敲門才恍然醒來。

  大徒弟張清風捧著一個木盒、李青山端著一摞衣物進來,那木盒正是尹志平交代製作裝噬魂樹的盒子,畢竟這種邪物,還是不要驚擾到太多的人為好,而李青山端著的正是接任掌教典禮的衣物。

  張清風和李青山不敢看高臺上冒著寒氣的詭異植物,生怕染上不知名的詛咒,低頭恭敬的將木盒和衣物放在桌子上,向尹志平行了一禮。

  “師尊,吉時已到,諸位師祖和同門以及眾多賓客正等師尊前去應禮。”

  “嗯。”尹志平輕輕應了一聲,站起身來,兩弟子為尹志平披上紫袍法衣,兩袖寬大垂地,雙臂展開,兩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上面均繡著金絲龍紋。

  再戴上混元冠,穿上十方鞋,正要走出房門,尹志平卻想到,賓客之中可能有不速之客,便向兵器架上招了招手,兩把白色寶劍飛來,正是未出鞘的君子淑女兩把寶劍,兩弟子連忙上前接住,跟在尹志平身後,捧劍而行。

  一出院門,便看到四位黃冠道人在門外等候,正是和自己相熟的師兄弟李志常、祁志誠等人,四人一見尹志平,便躬身行禮。

  “清和真人,您終於出來了,大家已等候多時,請跟我們來。”

  尹志平道號名為清和,曾被理宗皇帝趙昀封為清和妙道廣化真人,今日尹志平即將繼任掌教,所以,以後都要以真人道號相稱。

  四人領著師徒二人走側門來到山下,山腳下已經到了諸多賓客,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排的有幾百米遠,幾十名道士在此維持秩序。

  見尹志平來到山腳,立即出列十六名道士吹笙擊罄,排在山道兩側迎接。

  接著,另有十六名道士站出,拿著木劍、鐵缽等法器,一齊向尹志平躬身行禮,一行人前後護擁,向山上而去,後面眾多賓客也緊隨其後。

  這種儀式寓意為登天梯,過天門的意思。

  一步一個腳印,這可比下山時使用輕功慢了很多倍,待到日頭升至中天,一行人才走至山門處。

  從重陽宮大殿至山門外十餘丈處,六百多名道士依次排列在道路左右,只聽得銅鐘鏜鏜,皮鼓隆隆,幾百名道士躬身肅候,場面隆重莊嚴。

  尹志平在十六名手持法器以及另外十六名吹笙擊罄的道士,還有山門處數百名道士的簇擁下,從山門行至重陽宮內,一行人先到三清殿。

  叩拜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之後再到後殿叩拜祖師王重陽的遺像。

  最後則來到全真七子集修之所,此時全真五子,早已在此等候多時,尹志平向幾人依次叩拜,然後回到正殿三清殿。

  丘處機作為上任掌教,拿出絲錦法旨宣讀,尹志平下拜聽訓,最後上表天君聖前,任命尹志平接任掌教。

  尹志平躬身領命,接下法旨。

  大殿內外六百多名道士齊聲共拜新任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