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星球 作品

第860章 黃河治理


                 黃河這一條母親河,因為之前的泛濫,朝廷派遣了大批人馬前來治理。

  而其中使用最多的人便是倭工,僅僅只是河南一段,聚集的倭工就有近十萬人。

  為的就是將這個氾濫的母親河給治理好,使其不再氾濫。

  如今黃河的治理,早就已經被列入了朝廷的五年計劃裡,其中河南境內的河段此時更是全面展開,按照計劃,在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兩年之後,這一段的河道要充分治理好。

  而治理的計劃則是按照當初的皇太孫,現在的皇太子之前的要求: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同時也嚴格遵守逼淮注黃、畜清刷渾的政策,在黃河南岸計劃修建減水壩分洩黃河洪水,同時要求要讓洪水經過湖窪沉澱泥沙後引入洪澤湖。

  因為是通盤考量之後才得出來的結論,黃河的治理也是花了大心血的,在無數水利專家的勘探考察,經過多方討論得出來的結果。

  這個工程被定為三十年的大工程,是將黃河、淮河、運河視作一個整體,全盤考慮了防汛、減災、通航、漕運等諸多事宜。

  可以說只是僅僅只是這個計劃就耗費了近三年的時間,算得上是洪武年間,除了水泥路、鐵路的修建之外的第三大工程。

  可以說這個工程朝廷在重視不過!

  有了朝廷確定的治河政策,數不盡的錢糧以及人力從各方運達,大河兩岸數十萬的百姓被徵發,參與到了治河的工程之中。

  沒辦法,雖然那有倭工,但是僅僅只有幾十萬人的倭工相對於大明的工程來說人還是太少了,水泥路、鐵路的修建佔了許多的倭工名額,再加上挖礦也幾乎佔了一半的名額。

  而且整個工程極為龐大朝廷只有在最為危險,最易傷亡的地方使用倭工,其他地方還是需要大明百姓。

  無數的治河材料覆蓋了近百萬人的生計,黃河的治理甚至可以養活一代人,他們只需要為朝廷做工即可。

  整個河南境內的黃河河道上,自從上游開始到下游淮安府境內,這漫長的上千裡河道上,遍地都是忙碌的民夫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