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憂愁


  老百姓一年到頭,就指望那幾畝田的產出過日子,家中人口少的還好,夠吃夠用的情況下,多少還能賣些餘銀。

  孩子多的人家就慘了,還沒等到新糧下來,米缸幾乎就要見底了,接下來的幾個月只能靠摻著野菜過活。

  所以只要一有閒暇時間,漢子們都會來鎮上做短工,或是拉人拉貨貼補家用,此刻望著路上行人的笑臉,不難看出他們心情很不錯。

  “相公,你說只是從村中往鎮上拉人,每個人就能賺到兩文錢,這要是從鎮上去縣城是不是賺得更多啊!”

  如果不是家中有了穩定的營生,小溪覺得其實來鎮上做個腳伕也不錯。

  坐在車轅上的陳家旺聞言,笑了笑,“嗯!我猜應該是很賺錢,畢竟路程遠,每人收十文,拉五個人就有五十文。”

  都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話還真沒錯,車上的王大娘聽到小夫妻倆的談話內容,眼睛突然亮了一下,隨後不知想到了什麼,瞬間黯淡了下去。

  大兒子老實本分,最適合做腳伕這行了,但想到一頭牛要差不多二十兩銀子,王大娘不禁嘆了口氣。

  這麼多年家中也不過只有七八兩存銀,遠遠不夠買一頭牛,看來這賺錢的路子是行不通了。

  “大娘,您咋還嘆上氣了呢!可是有什麼心事。”小溪發現王大娘不知為何,情緒突然變得特別低落,就關心的問了一嘴。

  “哎!我在想家中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好起來。”

  王大娘心中很是煩悶,有些話她無法與兒子兒媳說,只能偶爾與老頭子發發牢騷,難得今日有人問起,忍不住就說了出來。

  王家日子怎麼樣,小溪也瞭解一些,典型的人多田少,而且還都不是上等田,每年的產量並不高,夠吃夠用之餘,還能省出來一部分賣銀子,只能歸功於王大娘的精打細算。

  雖然她們家日子緊巴了些,但已經比那些同樣田不多的人家,好了不少,畢竟有些人家只能勉強填飽肚子。33qx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