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御貓 作品

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太太的謀劃


                 改土歸流之策是賈琮首次提出,當時不過是他用前世課堂上學到的粗淺知識,描繪了個大概。

  真正完善這項政策的,是前內閣首輔文正公魏慶賀、現任首輔大學士周炯、英國公張嶽等一眾文武大佬。

  不得不說,大夏的頂級武勳與內閣的大學士就沒一個吃乾飯的。

  特別是通過科舉一路殺出來的人才,他們不缺見識,不缺眼界,不缺才華。

  賈琮唯一能夠自傲的,就是前世的教育帶給他的歷史知識以及眼界的前瞻性。

  按照內閣與都督府大佬多次推演完善,大夏版的改土歸流是有一個總的指導性政策。

  改流之法,計擒為上策,兵剿為下策,令其投獻為上策,敕令投獻為下策。制苗之法,固應恩威並用。

  意思便是改土歸流應採用恩威並施的方法,讓土司主動接受實施改土歸流為上策,以武力強行解決為下策。

  朝廷推行改土歸流政策,設立府縣,添設軍事機構,在改土歸流地區清查戶口,丈量土地,徵收賦稅,建城池,設學校,推行義務教育。

  同時廢除原來土司的賦役制度,與內地一樣,按地畝徵稅,數額一般少於內地。

  元祐十年夏,朝廷借沐王府百年來的好名聲之利,在雲南基本完成了改土歸流。

  消息傳到廣西與貴州,可以說如驚雷炸響,那些土司治下的百姓紛紛響應,想要與雲南的少民一樣,沐浴皇恩。

  畢竟朝廷的田賦已經降到了幾乎不計的程度,反而那些土司,還收著人頭稅、田稅等等苛捐雜稅,百姓們能吃一口青鹽都是一種奢侈。

  聽說雲南的那些土司已經接受了朝廷敕封的新官職,百姓們也不必再受土司們的剝削,孩童去了朝廷建立的公學讀書,皇帝老爺還讓官府賜予了貧苦百姓農具耕牛,新式的糧種,免稅三年……

  無論漢民少民,都是皇帝老爺的子民,華夏苗裔。

  朝廷不會讓大夏的百姓活得不像個人,皇帝老爺的聖旨已經明說了,他要讓全天下的百姓,都要能吃飽穿暖。

  土司們的高官厚祿,家世前程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大傢伙在乎的不就是吃飽穿暖嘛。

  於是乎,貴州廣西的土司們,在抵制朝廷的同時,又一次開始了對治下百姓的鎮壓。

  根據西南那邊傳來的消息可以看出,改土歸流在雲南的推行實施,百姓得到了實惠,貴州、廣西的少民們開始了對土司剝削的反抗運動。

  這個時候,其實也是那些土司們最容易被拉攏的時候。

  要麼跟朝廷一道為百姓謀福利,要麼跟野心家一起螳臂當車……

  當然,土司們不一定會覺得自己是螳臂當車,畢竟西南亂了幾百上千年,歷代王朝就是有過類似改土歸流的政策,最後也都是偃旗息鼓。

  時而歸附拿些朝廷的安撫賞賜,時而造反跟朝廷談談條件……

  估計在他們心裡,朝廷這一回的動作,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吧。

  皇帝也是越想越氣,他已經給足了誠意,甚至有明旨傳下,只要土司們願意改土歸流,只要有能力的,官升一級當個知府都不是問題,甚至還有世爵賜下。

  可這些土司們不領情啊,竟然還在觀望,跟東南、嶺南的那些世家豪門勾勾搭搭,預備聯合起來,抵制朝廷的各項新政之法。

  “讓柳湘蓮去一趟也好,朕給足了他們誠意,可一個個的都還覺得只要他們鬧的夠大,朕就會半途而廢,真是痴心妄想……”

  史鼐在密奏中說的很清楚,史鼎已經跟廣西的十幾名土司有過接觸。

  按道理,這些土司要是心懷忠心,就會向中樞稟報,畢竟涉及造反。

  可史家的小孩都千里奔波來京城了,官驛的速度還趕不上一個小孩?

  “賈琮,史家那個小兒……”

  “回陛下,臣已經將其安頓在了臣的侯府,旁人見不到他們姐弟。”

  皇帝衝賈琮點了點頭,好在這小子足夠警惕。

  “既如此,就讓柳湘蓮南下吧。不過這件事不能擺在明面上,朕丟不起這個臉!”

  能不丟臉嗎?

  史家的族誅之罰,是皇帝親自赦免的,只判了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