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手撕律者了,你還說自己是輔助 作品

第214章 身後利刃

  那麼幾個律者的接觸,是不是才是實在沒辦法掩飾的那一部分呢?

  引發雪崩,他可以點燃一枚炸彈。

  但原罪,祂知曉哪縷微風將掀起巨浪,哪片雪花將催動雪崩,只需輕輕一點……無需炸彈,也能導致災難的發生。

  記憶中的時間加快流逝。

  顧硯……或者說他正在附著的這個小孩,已經脫離了人群,前往作案的途中。

  他發現小孩還是遵循著自由意識行動,同化程度很低,並不是說突然間變成了原罪,祂的意志更像是對人心的引導,去放大某方面的慾望,擊垮理智,按照最陰暗的想法去實現追求。

  沒人會去懷疑,去拒絕自己的內心……前提是,你認為那就是你的內心。

  一路上,他低著頭,不去直視任何人,餘光卻從未停止流轉。

  似乎原罪的影響會擴散到周圍,四處早已沒了人影,飯點最是熱鬧的廚房也沒什麼聲響。

  若是成功,說明外界有一潛在威脅,幸運的是,顧硯能通過這種方式發現,也就能發現更多原罪的痕跡,這個殘破的世界還來得及補救。

  最主要的,他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漏網之魚”,又為什麼。

  他一步步走下樓梯,遠沒有來到此世前那麼暗沉,壓抑卻是一分沒少。

  好在,它並不漫長。

  轉角過後便是目標所在,最後一步從臺階落下,身後寒光凜冽。

  嗤!

  顧硯回想起來,自己數次翻閱記憶,一到最後關頭,就會發生變故,卻從沒有真正看到原罪佈下的什麼暗子。

  每一次,每一次都是如此,被利刃貫穿喉嚨,瞬間斃命。

  不管自己所旁觀的是舊時代的高官,是身家億萬的富翁,還是一個可憐又可悲的孤兒。

  那把利刃,總是不留情面,沒有猶豫將其殺死。

  正主無法避免,顧硯無法避免,就連原罪都無法避免。

  小孩的身軀倒在樓梯口,沒有驚動任何人,藉著最後的意識,顧硯試圖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是他的追查引來了什麼,還是萊文斯的提議成真,反向干涉原罪了?

  可惜,除了落在這軀體之上的冰冷目光,他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