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作品

第319章 徹底一點?


                 現實世界。

  某地方。

  跟隨著工作人員的腳步,高建輝來到了一間寬敞的房間。這裡的裝潢有些單調,像是臨時收拾出來的房間,僅有的傢俱是一面書架、一張茶几和兩張沙發。

  戴著眼睛的年輕男人坐在沙發上,在看見他之後,立刻從沙發上站了起來,神情客氣地同他說道。

  “您好高院士!快請坐吧。”

  高建輝沒有推辭,在年輕人對面的沙發上坐下,上下打量了這人幾眼,記憶中沒什麼印象,想來和自己不是一個系統的。

  昨天晚上八點左右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來自國內知名學術機構的邀請函,然而當他一大早抵達目的地,卻沒有看到什麼學術講座的入場指引,而是被請上了一輛專車。。

  “我們通過多方調查瞭解到,您是岩石力學與採礦工程相關領域的專家,冒昧將您請來這裡——”

  “什麼事兒弄得這麼神秘,又是專車接送,又是保密協議,”輕咳了一聲打斷了那冗長的開場白,高院士言簡意賅地說道,“你有什麼事情直接說就好。”

  男人客氣地說道。

  “只是例行程序,還請您諒解一下。”

  “我能抽支菸嗎?”

  “當然,您隨意。”

  高建輝從兜裡摸出了打火機,給自己點了支菸,盯著茶几上的筆記本電腦,微微眯了眯眼。

  正當他想問這是做什麼的時候,戴眼鏡的年輕人起身握住鼠標,打開了文件夾中的照片,接著客氣說道。

  “請您看下這個。”

  “這是……”

  兩個字剛從嘴裡出來,他的眉頭便輕輕皺起,嘴裡發出了一聲輕咦。夾著香菸的右手握住鼠標,不自覺地往下翻了翻,眼神愈發的驚訝了起來。

  豎井+斜坡道聯合開拓?

  將主運輸系統設計成這樣他還是第一次見過。

  當然,令他驚訝的不只是主運輸系統。

  整個礦山的縱切面結構圖,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座礦,而像是一臺結構精密的儀器。每一個區塊分工明確,並且能夠緊密的協作。

  不過……

  這套設計方案的問題也很明顯,那就是太理想化了!

  很多設計思路以現在的技術條件根本無法實現。

  24小時循環開採不難,無人化採礦也不是做不到,但像這樣採掘面隨著採礦系統同步下移、完全脫離人工的智能化開採……

  他敢斷言,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座礦山能做到的。

  良久之後,高院士抬頭看向坐在對面的男人,感興趣的眼神中帶上了一絲認真。

  “……這些照片你們是從哪弄來的?”

  年輕人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聽聽您對這些照片的看法。”

  高建輝思索了片刻,給出了評價。

  “很特別的設計,如果我沒看錯,整個礦山應該運用了一整套智能化採礦系統,和瑞典的基律納鐵礦在設計理念上有相似之處……不過光是看外形看不出什麼,有更多照片嗎?”

  戴眼鏡的男人臉上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抱歉,我們掌握的照片暫時就這些……能和我說說那個相似之處,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嗎?”

  “智能化。”高建輝立刻說道。

  男人立刻問。

  “智能化?能說的更具體點嗎?”

  高建輝想了想答道。

  “基律納礦山出名的不僅僅是高品位的鐵礦石,還有它的智能化開採系統,包括鑽孔、裝藥、裝載、運輸、提升……所有的操作流程都能夠通過遠程遙控實現。整個礦山只需要極少數的工人,就能完成所有生產流程。”

  “除此之外,不只是智能化,他們在一千米下深層採礦領域的研究,以及在應對地壓增大、巖溫增高、礦山提升、排水、支護、通風、填充、環保等等問題時的經驗,也是相當值得我們學習的。”

  男人聽得很認真,一直在做筆記。

  等到老院士說完之後,他接著問起了他最關心的那部分。

  “那這張照片上的……礦井呢?”

  高建輝靠在了沙發上,語氣平淡地說道。

  “我只能談我知道的領域,你這張照片裡的東西我沒法談,跟我研究的東西完全不是一個領域。我假設這種設備能成功運行,至少得解決一百個目前我們還沒找到解決方案的問題,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戴眼鏡的男人嚥了口唾沫。

  “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這張照片很可能是合成出來的,或者用電影技術製作的Cg。”

  聽到高院士的回答,男人愣了下,隨即失笑道。

  “確實……我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高建輝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

  “你們的工作我不瞭解,但就我的看法而言,這裡面的很多設想都不太切合實際。這麼說吧,整座大廈建立在一個個懸而未決的‘假設’上,就像是雕刻在金鐲子上的花紋。值錢的不是花紋,而是黃金,所以我才問你有沒有更多的照片或者資料。”

  “如果能知道那些懸而未決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我們就算完全不用這套設計方案,也能弄一個類似的東西出來。而哪怕解決其中一個技術難點,對我們現有的採掘工藝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比如我學生最近在做的深層充填開採項目,裡面有個難點是如何減小充填料輸送管道的摩擦阻力。如果能解決了,我們充填開採的能耗和效率能提升一大截。”

  “至於你說的這意味著什麼?我不好回答,但大膽的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開採深度能再往下走個一公里,開採成本能再打個五六折,把那些沒有條件開採的礦床都利用起來……”

  “你猜猜我們能不能在腳底下找到品位比澳洲、南美洲更高的鐵礦?你猜這對地方經濟、國家財政、產業結構的影響有多大?”

  “別說自己用了,真能把這套採掘系統做出來,我看反向出口都綽綽有餘!”

  資源的儲量是個相對概念,隨著開採、勘測技術的發展,資源儲量搞不好會越採越多。

  密度越高的物質越容易在岩漿活動與成巖過程中向下聚集,因此越靠近地心的位置,可以利用的資源也就越豐富。相比之下,行星表面上的那點資源不過是點兒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