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作品

第364章 便宜是我們武器的優點之一


                 “…企業遠行隊出現在北郊?“

  巨石軍工大廈,董事長辦公室。

  坐在辦公桌後面的伊伯斯,聽完了手下的彙報之後,臉上寫滿了詫異。

  和墨爾文、杜隆這些人不同,他當然不需要通過什麼《倖存者日報》獲取北郊的信息,早在昨天晚些時候他便從偽裝成傭兵和商隊護衛的眼線那兒得知,北郊出現了一群疑似來自理想城的商隊。

  經過了一晚上的調查,他現在終於可以確信,那些人是企業的職業士兵。

  “…企業的人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伊伯斯的眼中浮起了一絲忌憚。

  和內城的貴族們不同,他對於企業的態度更多是敬而遠之。

  根據以往的經驗,貿然牽扯上那群龐然大物不會有什麼好事兒。

  尤其是去年企業和軍團在北郊打了一架,天曉得這些人是為什麼而來。

  站在他旁邊,老秘書似乎和他想到一塊去了,語速緩慢的說道。

  “會不會和去年的開拓者號有關?“

  “我也是這麼想的。”

  食指揉了揉眉心,伊伯斯沉思了良久,忽然開口說道。

  “無論如何,我們得弄先清楚他們是來幹什麼的。“

  老秘書問道。

  “需要將這件事報告給城主嗎?“

  伊伯斯簡潔道。

  “例行彙報一下好了。“

  彙報不彙報,其實也沒什麼區別。

  他有自己的情報網,英明偉岸的城主大人當然也有。

  不過,身為那位大人最忠實的僕人,他理應在獲知這一消息的第一時間將消息報告上去。

  不管城主大人是否知道。

  這是他應盡的本分…

  隨著企業“訪問團”到來這一消息的傳開,整個清泉市都熱鬧了起來。

  尤其是巨石城的商行老闆、工廠主還有內城的貴族們,紛紛向北郊投去了火熱甚至於嫉妒的目光。

  那群該死的鄉巴佬憑什麼能獲得企業的友誼?

  當然,比起嫉妒,更讓他們在意的還是這條消息中蘊藏的商機。

  那可是從理想城來的訪問團!

  隨便一兩件商品帶到這兒,都能賣出令人難以想象的天價。

  巨石城的平民沒有消費能力,但內城的貴族們可都是有錢的主。

  他們的產業遍佈整個巨石城,根本不缺錢花,只缺花錢的地方。

  不管是增強機體能力的仿生學義體,還是延緩衰老的血清,都足以讓整個內城瘋狂…

  就在清泉市正熱鬧的時候,百公里之外的西洲市也絲毫不差。

  不過不同的是,兩邊是截然不同的熱鬧…

  簡陋搭建的站臺旁邊,料堆上成箱成捆的物資堆成了小山。

  望著那小山一樣的物資,無論是援建隊的工頭們,還是黎明城的倖存者們,臉上都寫滿了詫異的表情。

  “170噸穀物,81噸羊角薯,1000件棉質工作服,膠底短靴1000雙,醫用紗布和酒精11箱…

  握著列車長遞來的貨物清單,小聲默唸的魯迪臉上寫滿了詫異,無法相信自己的雙眼。

  清單上的物資,正是他們最需要的東西。

  尤其是工作服和防水的鞋子。

  之前連著下了幾天雨,北部工地地勢較低,幾乎泡在了水坑裡。

  沒有抽水機,為了將水排出去,工人們只能拎著鐵桶下地。

  一般的草鞋、木鞋還有樹皮紮成的鞋子根本不防水,塑膠做的防水鞋數量又有限,不少人的腳都泡爛了。

  還有醫用紗布和酒精,對於經常會出現磕碰的工地更是必需品。

  沒有消毒和包紮的醫療用品,即使一點小傷也有可能發炎化膿,變成嚴重的問題。

  糧食就更不用說了,那東西在廢土上任何時候都很寶貴。

  別的東西短缺還能忍一忍,但餓著肚子就沒法幹活兒。

  黎明城有3萬人,251噸的糧食搭配上避難所居民弄到的獵物和魚獲,足夠兩個星期的開銷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嚥了口唾沫道。

  ”…這是撿到了戰前儲備嗎?“

  在當上援建隊的隊長之前,他曾是瓦努斯手下的十夫長,跟隨軍團南征北戰數年。印象中,如此豐富的物資儲備,即使在一些富裕的倖存者聚居地也很難見到。

  新聯盟或許能拿得出這些物資,但絕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湊出來。

  看著一臉呆相的魯迪,列車長笑著說。

  “什麼撿的,這些東西都是從巨石城買的!對了,替我和庫房那邊的人說一下,三天後還會有一批物資送到,讓他們最好把倉庫擴建一下,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回過神來的魯迪立刻點頭,嚴肅道。

  “我這就去和他們交代!“

  隨著物資入庫。

  關於這批貨物的消息,也在倖存者們之間傳開了。

  午飯時間。

  援建隊的幾個工頭和工人們蹲在一起,一邊端著碗吃飯,一邊七嘴八舌地交流著從其他人那兒聽來的八卦。

  “我聽說了!是從巨石城進口的物資!”

  “不只是生活物資,還有發電機和配電裝置……大概是架電網用的!”

  “這得花不少籌碼吧?”

  “那是肯定的……少說也得花個十幾萬。“

  “十幾萬?幾十萬還差不多!“

  聽到這些物資居然要花這麼多錢,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感慨的表情,以至於一瞬間的失神。

  尤其是那些打小生活在清泉市的倖存者。

  流民們對籌碼的購買力沒什麼概念,但他們是清楚,那些籌碼能換到多少好東西的。

  別說幾十萬籌碼,三位數的籌碼對他們來說遍是一筆天文數字,上了位數那就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財富了。

  在他們的認知中,也只有貝特街的前鎮長和布朗農莊的老布朗,才能拿得出那麼多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