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作品

第716章 徹底變成聯盟的形狀


                 “時間過得真特麼快啊……”

  伊人酒館前的沙灘上支著一頂頂涼棚。

  望著迎面吹來的海風和微微傾斜的夕陽,在沙灘邊上搬個小板凳坐著的伊蕾娜抹了一把烤的油汪汪的蜥蜴大腿,臉上寫著愜意和滿足。

  精靈王富貴在不遠處噸噸噸地灌著啤酒,和叢林兵團的弟兄們比賽誰更能喝……這個敏捷系的菜雞從來都沒贏過。

  站在吧檯後面的伊人老闆也終於誠實地面對了自己的特殊愛好,和一群漂亮的月族姑娘們一起穿上了騰騰小屋設計的女僕裝。

  而令人意外的是,瞎起鬨的大夥兒們本以為會很辣眼睛,卻沒想到這傢伙女裝意外的真不錯啊。

  尤其上回有個搞不清楚狀況的水手,竟然真把這家店的老闆當成了老闆娘,還夥同幾個凶神惡煞的同夥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老掉牙戲碼,鬧出的笑話讓在這兒喝酒的玩家們從遊戲裡一直笑到了論壇上……

  兩千公里外的戰爭和近在咫尺的戰爭就像是不存在一樣,寧靜的晚風中只有一股淡淡的海的味道。

  老娜將啃剩下的蜥蜴骨頭扔給了酒館門口不知跟著那艘船遊蕩到這兒的野貓,伸了個懶腰從板凳上站了起來。

  還沒入夜就喝的東倒西歪的精靈王富貴打了個酒嗝,兩手扶著桌子衝他喚了一聲。

  “這麼早回去?”

  “不早了,快到點了。”

  話音幾乎是剛剛落下,站起身來的某人便往旁邊一歪,正好被他伸手一胳膊給架住了。

  看著鬨堂大笑的力量系牲口們,伊蕾娜熟練地騰出右手一抱拳,笑著說道。

  “我把這傢伙拖去存檔點,你們繼續。”

  伏地勞模嘿嘿笑道。

  “辛苦了老衲。”

  頭頂不自覺地冒出了黑線,伊蕾娜笑眯眯地說道。

  “mmp,說了多少次了,能不能換個外號。”

  本來沒幾個人應聲。

  一聽這話,頓時起鬨聲一片。

  “好的老衲!”

  “老衲慢走。”

  “替我和師太問好!”

  “%¥#@!”

  衝著這幫狗東西翻了個白眼,老娜罵罵咧咧了一聲,扛著老王朝著存檔點的方向走去。

  這些天的日常基本是如此。

  接任務去樹林裡清怪,交了任務去海灘邊上喝酒,不等天黑就把這傢伙抬回存檔點,然後去論壇上灌水吹牛。

  穩定的就像上班。

  因為日子過得太舒坦,若是不仔細去想,他甚至都沒注意到,自從燃燒兵團的弟兄們出征婆羅行省,居然已經快過去兩個月了。

  而這兩個月的時間裡,雖然他的日常沒什麼大的變化,但薯條港的變化卻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原先擠在聚居地東邊的那片窩棚,已經變成了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帶小獨院的木屋。

  掛在屋門口的木架子上也不再只是魚乾、毛皮或者衣服,還有一些爬著翠綠色的蔓藤,上面掛著些花花綠綠的蔬果。

  聯盟生物研究所擴大了在當地的業務範圍,不只是蒐集關於該地區母巢活動的線索,還包括培育適宜該地區環境的高產作物種子。

  比如西瓜、葡萄、西紅柿等等。

  不少月族姑娘們也因此多了一份收入,只要從陳雨桐那兒領一份種子回家種在家門口,定期記錄生長情況並報告給生物研究所,就能從後者那兒領到一份額外的錢。

  當然,還要防止海鷗或者其他鳥兒偷吃。

  這些新移民們的勤勞連力量系的牲口們都不禁汗顏,玩家們還是頭一回見到和他們一樣能卷的人。

  這些npC們雖然沒有玩家一樣強悍的體魄,也沒有珊瑚城倖存者們豐富的經驗和學識,但卻有著一人打三份工的天賦。

  一些體力好的年輕姑娘們白天在毛皮廠處理皮毛,下了班又去酒吧當服務生端茶倒水洗盤子,家裡還養著生物研究所託付照料的實驗作物,有空的時候還接一些洗衣服、收拾垃圾以及採集牡蠣的零活兒。

  聯盟的法律雖然嚴格限制了每一名員工的工作時間,但並沒有限制一個人最多打幾份工。

  閒下來享受一會兒人生似乎會讓她們產生某種罪惡感。

  用來自珊瑚城的倖存者們的評價來說,她們恨不得將一年的工作趕在頭幾月做完,剩下幾個月好去幹明年的活兒。

  不過也正是這份勤勞,而且無意識效仿著管理者的玩家們心中“養成”的念頭多過“剝削”的念頭,這些可憐人們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便過上了婆羅行省的月族人同胞們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除了居民區的變化之外,其他區域的變化也不小。

  比如原先胡亂扎堆在聚居地裡的鋸木廠和處理獵物的屠宰場,全都統一搬到了之前帝國士兵和水生變種人登陸的那片海灘。

  也就是薯條港西邊的那片新區域。

  自從【青燈古酒】等一眾生活職業玩家將小作坊們都搬去了那兒,整個薯條港的空氣都小清新了許多。

  居民區再也沒有飛揚的木屑和動物纖維,連帶著海灘上的油膩腥味兒也跟著少了不少。

  根據薯條港市政廳的規劃,以後那片小工廠和作坊扎堆的新區,就是這座聚居地的“工業區”了。

  雖然薯條港不適合發展重工業,但若是說這兒一點工業的影子也沒有,那未免也太極端了點。

  綜合考慮原材料價格、產品附加值以及運輸損耗和設施的運維成本,一些諸如食鹽精煉廠、製糖廠、釀酒廠、木材處理廠、食品加工廠之類的輕工業設施在這兒還是有經營價值的。

  如果能夠將粗木頭加工成板材再運到金加侖港去做傢俱,遠比直接將未經過處理的粗木頭一股腦地裝船往金加侖港運要經濟的多。

  水果、獵物和魚獲也是一樣。

  做成罐頭或者其他副食產品,不光能賣到金加侖港去,所有從百越海峽路過的商船都會感興趣。

  工業區劃形成之後,薯條港的市政廳仿照黎明城的工業區管理辦法,對生產單位的生產方法和用人規則都進行了詳細的規範,並且對稅收也做了安排。

  有了財政收入並明確了權力和義務之後,薯條港市政廳便用稅收做擔保,從遙遠的曙光城銀行借了一筆錢,改善了新城區的基礎設施。

  比如兩條延伸到深水區的混凝土碼頭,以及一條從工業區通往薯條港核心城區的公路,便是牛馬集團用金加侖港那邊生產的預製鋼、混凝土板材以及水泥修建的。

  除此之外,牛馬集團的飛艇還從曙光城帶來了巨石城生產的預製件,給工業區其中一條貨運碼頭組裝了一座小型的龍門吊以及一條從碼頭通往港口倉庫的貨運軌道,大大提升了貨物裝卸效率。

  這裡不得不吹一波海豚號帶來的技術人員,以及他們在100號避難所成果的基礎上改進的“蟹式”兩棲工程裝甲。

  列裝了這玩意兒的牛馬們簡直是如虎添翼,那碼頭幾乎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噌噌地往前生長。

  往後薯條港的貨物進出口通道,也隨著那些遷走的小工廠和作坊們,一併從聚居地正中心的那片海灘遷移到了西邊工業區的海灘。為了方便當地居民們去那兒上班,薯條港市政廳專門成立了一個交通辦公室,開通了前往新區的公交線路和客船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