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雙魚 作品

第三百一十九章 浪潮掀起

要說什麼追查過往劣跡,那是不可能的。

治安局內部的黑,屬於是歷史遺留問題。

吃拿卡要、暴力執法、翫忽職守、亂開槍等行為到處都是,除了極個別自我道德標準高到難以理喻的奇人,剩下的都不乾淨。

這種情況如果徹查,除非是把整個治安局的人全抓進去,否則根本查不完,但這是不現實的。

為此,斯琴科夫啟動了一個靈活方案,畫了一條線。

紀律整頓之前的事,既往不咎。

紀律整頓之後,若是仍有違紀行為,嚴懲。

這是一種無奈之下的妥協,但同時也是一份堅定的決心。

治安局內部最初以為這只是隨便說說,畢竟往年類似的所謂“紀律整頓”不止一次了,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糊弄糊弄那些平頭百姓的,誰信誰傻。

前任局長北原隼在位期間,為了應對治安官紀律惡化引起的輿論,就出臺過什麼“民間監督”政策,允許民眾對治安官的執法過程進行拍攝記錄,如有違規可以去司法起訴。

結果就是,所有真敢拍的人全被定位記錄,工作上被公司開除,孩子在學校被惡意刁難,隔三差五就有不知哪來的小流氓上門“關照”,前途盡毀人生報廢。

治安局內部本以為斯琴科夫搞得也是這一套,但很快他們發現,這回跟往常不太一樣。

斯琴科夫不僅發佈了一套新的紀律條例,用以約束治安官過於自由的執法權,還在內部成立了一個新的紀律糾察部門。

該部門完全脫離治安局原編制,在職權、人事任命、財政支撐等方面完全獨立,所有司職者全都是那種背景乾淨、與治安局內部要員沒有任何牽扯的新鮮血液,直接對總局局長負責。

任何針對治安官的檢舉,都會由紀律糾察部門獨立調查,核實過後進行處理。

短短一週時間,紀律糾察部門就督辦了344起案件,足有413名在紀律整頓後仍嚴重違規的治安官被處理,記過的記過,辭退的辭退,涉及刑事的直接交付市政戍衛部隊走司法審判。

這番雷厲風行的整頓讓治安局內部緊繃成了一根弦,卻讓無數民眾欣慰到落淚。

多少年了

自從那位名字都不被允許提起的總局局長倒臺後,新月城民眾一直活在茫茫黑暗中。

前任總局局長北原隼縱容下屬,不知釀成多少冤假錯案。

治安局,這個本應是守護秩序的執法機構,變成了民眾們最害怕的存在。

從曙光141年到曙光152年,新月城民眾承受了整整11年的黑暗,現在終於再一次見到了光。

由於這次紀律整頓法案源起於《對話局長》中斯琴科夫與小甜橙的對話,因此也被民眾們起了一個非常親切的外號——

《小甜橙法案》。

在該法案的高壓嚴打下,新月城執法亂象得到了極大程度約束。

與此同時,邊陲人與內城人之間的隔閡,也在一次次坦誠交流中慢慢化開。

雙方雖然隔著高高聳立的鏽牆,但電子信號就像自由的鳥兒一般飛翔。

越來越多內城人通過網絡認識了邊陲朋友,親眼見證了那些當局媒體不會告訴他們的真相。

他們摒棄曾經的偏見,開始力所能及幫助身邊的邊陲人。

有人實打實出了錢,給有關邊陲的公益基金項目捐款。

有人以筆為刀,寫出一篇又一篇文章抨擊當局政策,為邊陲人鳴不公。

也有一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沒有多餘的錢,也沒有什麼出眾的文采與能力,就從對邊陲人的一次點頭,一次微笑,或一次握手開始,儘自己心意。

至於在《對話局長》節目中牽動無數人心絃的小甜橙,也成為了後來大家所關心的焦點。

有知名公益機構發起了名為《拯救小甜橙》的募捐項目,旨在幫助小甜橙進入內城生活,並覆蓋她年滿18歲之前的一切必要生活費用與教育支出。

該項目剛發佈就被熱心網友們擴散開來,斯琴科夫也用自己的個人社交賬號轉發,並默默捐出了去年的所有年終獎。

邊陲,內城,兩批被鏽牆隔開的人們如今雖仍身處異處,心靈卻貼合到了一起,曾經荒誕而又可笑的仇恨慢慢變成了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