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章 久遠過去,與即將到來的明天


                 空扭戰區上原初時間線,衛鏗和麗菡、沐風會談開存檔的那個時候。

  地中海時空軍事指揮部面對現六十八萬條時間線戰區,也預備著最後的“魚死網破”,他們下達最明確的指示:不惜一切代價突圍。

  突圍就是要打穿一條原初時間線進行主角替代!為此,地中海系決心將己方最高等級存在拖入戰爭。

  米迦列納是地中海的凱撒級。

  她在新開拓的“融質物理位面”完成了神格的構建,而那個富饒的高價值時空區域,因為她的存在,無戰事發生。

  在主世界,她的唯一軀體,從土星基地返回地球,原本是準備考察萬維網上興起的某擬態世界。但自密西西里海上太空基地中下來後,她就收到了地中海系時空管理局的徵召令,不得不放棄原來的行程規劃。

  奧林匹斯時空中心要求她對空扭位面這個狹小的主戰場進行一次投射,為己方打通撤退道路。

  ……

  米迦列納在位面穿梭中,作為碳基人類的次數中,百分之七十為女性,百分之十為男性,百分之二十是無性別特殊物種。

  在這個大穿越時代,性別其實已經可以在時空中自由改變。

  尤其是地中海系自由文化促進下,他們在新世代男女類同理念上有了很高的發展。很多女士在社會生產和分配上,直接選擇作為男性角色來承擔和獲取。

  當東方還在講男女分工,謹慎地培訓女性穿越者時,他們就已經將女性穿越者的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

  當然,生理性格等客觀因素下,女性的陣亡率高於男性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地中海系女人仍然大膽向前衝。畢竟在近古時代文化上,她們生完娃後,連月子都不坐。

  當然更現實的原因是:地中海系是以穿越者為主監察者為輔,而不是東方兩個職業在合作框架下平等。責任越大,權力越大,這迫使這邊女性去爭主導權去穿越。

  這就是大穿越時代下,東西方越來越大的文化差異!

  這是與近古時預測中“文化終將融合”趨勢相反的現實。

  ~

  ~

  文化會融合!但前提是處在一個日趨穩定的歷史上。

  例如中國的儒釋道,最終在兩宋之後,融為了一體,變成了同一個軸線上的事物。

  但若是歷史大規模開放,不斷的有新事物湧現。由於不同文化起源的人文,對這些大量新事物的解讀,差異化越來越大。

  例如二十一世紀網絡大爆炸後,文化就突然變得多元化,那時東西方差異性就變得很大,各種雙標造成的撕裂,遠大於融合過程。

  現在是大穿越時代,而且都是第二次位面大戰了。

  湧現出的新事物,新環境,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可比擬的,故,基於文化起源中定位理解不同。兩方時空管理局,從制度到思維,都是不同的。

  ……

  2705年4月5日羅馬時間上午9:33。

  頭戴桂冠的總神官婭洛希看到米迦列納進入了空間場,眼神中閃過了寄託希望之意。

  米迦列納看完了空扭位面的資料後,抬起頭說道:“大河系在這裡的,不是一位君王,也不可能在這裡出現君王晉升。”

  婭洛希不由問道:“你有特殊情報嗎?”

  米迦列納:“在第一次位面大戰前,我和大河系的監察者白恆倩有過一次合作,對遠位面的情況進行過分類!”

  【這種和敵方高層有過聯繫的事情,在此前都是雙方個人隱秘,在第一次位面大戰開始後就塵封了,誰自爆隱秘,那就會被己方審查機構進行重新判定。而現在米迦列納能夠大大方方的說,&

  秦曉寒:“咋滴?”

  ……

  商隊空間折躍抵達了目的地:“天鈴”太空城。

  該太空城的規模很大,橫跨四百公里!但是?風格上,顯得有些,雜亂。不,應當是多元化。

  “天鈴”由大大小小不同的空間站倉拼接而成,而且最外圍的空間區域,明顯是由一些拆掉了動力系統的戰艦改裝而成。這樣的不對稱建設,讓各個區域的重心分佈散亂,必須增加大量額外的加強結構。

  如果主世界21世紀時,星表文明階段,對這樣形態的太空城市,或許會跪舔一下“多元化”。這就類似於當時國際空間站上天,那散亂無度的線纜,被解釋為好維修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