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章 踏星路線。


                 荊州,衛鏗的集群所在研究所中,迎來了統伐區安排的“科學小組”。

  在“為了人類”這個偉大口號下,衛鏗這個統伐區中特殊的生命體,是可以為了‘文明’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

  荊州山脈上一條條大工程開鑿,積極性釋放的衛鏗,對統伐區未來,有了更多更好“勞動創意”。一條條鋼軌蔓延到秦嶺地區,名為“飛天”的項目開始實施。

  對衛鏗來說奮鬥可以,但必須給足夠事實錨定的承諾。

  若沒有事實上的錨定。衛老爺可不會孤零零,傻乎乎成為發展的墊腳石。

  正如衛鏗所說的那樣:“但直接走到了可以攫取碳基資源構造世界的時候,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人類。”

  人類是需要在某些時刻,要淡然面對自己的死亡的。在生命中逐漸有許多理由,將自己的生命放到第二位。

  但是,對於“中人之姿”小民來說,這些理由不是空洞的“你專心奉獻燃燒,我們會記住你的”。

  而是真切的,你以後不得不記住我的理由。例如,我的兒子未來可能會給你兒子頭上開瓢。

  這個核心矛盾問題,衛老爺是坦誠地說了出來,而不是像島國文化那樣,一邊表現很合群,然後默默地忍受。忍受不了就黑化。

  某個刁民,是不合群、就躺著,合群就註定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廂情願的付出,最後發現自己只是“工具”。

  在荊州的碳基科學討論會議上,衛鏗確定了自己,仍然屬於人類物種個體。

  這是確定地球演化的生命在接觸潘多拉後,仍然能把握本能的關鍵時刻。

  而基於與其他同時代的人類約定的準則,衛鏗留下了讓未來的人類感覺沉重,但是卻維持整個種族未來生生不息的“生命鎖”體系。

  ~

  當然,回到當下,當確定統伐區可以幫助自己延續後。

  衛鏗的戰略進一步開始大開大合起來。——慧人踏星,這個由白靈鹿團隊提出的計劃,在162年開始,衛鏗現在預備實施。

  數萬年前,智人遷徙的通道,被規劃了出來。

  衛鏗也規劃出了從所在地理中心走出去的通道:

  1.從北亜出發,然後抵達美洲北,然後向南擴散到新大陸,是其中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目前已經在北亜區域打開了。

  2.進入中南半島,然後抵達爪印群島,向西環繞天竺洋,向東,抵達大洋洲,然後南極洲,以及非洲。

  3.第三條就是沿著古絲綢之路,也就是智人沿著古地中海、消失的那一條先遷徙過來的痕跡。至於這條路上,就是渝城群落現在北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