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章 誰無理?


                 凡爾共議國的都會區內,大街小巷、報紙上都宣揚要報復盎格魯人的行動。

  香榭市原本面黃肌瘦的市民們到了大街上抗議,早已經被經濟危機弄得喘不過氣來的凡爾市民們,也都需要合理的出氣口進行怨氣的發洩。

  因為先前他們無論是為了待遇問題,還是為了供水問題發生抗議,都遭了議會中大資產集團的聯合鎮壓。並且末了還會被斥責是“叛暴”,而現在他們是正義的請願,都會的憲兵們,還會為他們維持秩序。

  …統治階層的“聰明才智”是精研將“憤怒洪流”洩出去,不傷到自己。…

  凡爾市民這種抗議顯然是有組織的,因為貧窮市民中,會有人分發傳單,會有人組織列隊。然後提供麵包和水源。

  至於這到底是哪一方勢力在裡面組織,在過去帝國制內,這樣抗議是針對著帝國首腦。所有大資產商人們都在背後看戲,但是現在是共議制,現在組織這個行動背後的資產力量,很顯然就是想借著機會直接上位。

  共議會中的資產貴族們在政治上上位,當然是想要賺更多錢,吞併更多資源嘍。農田,銷售渠道,乃至於獨家專賣的種種,都是資源。凡爾共議國內的,軍工巨頭們顯然已經聚在一起,在物色這類大潮中的代言人。

  【注:主世界近古時代中歐那些赫赫有名的企業,例如來茵金屬,奔馳,在和平時代的風光,好似真的是賣保時捷起家的,但實際上,完成資源壟斷的過程,都是支持了一個後來的不能說的名字的頂鍋俠】

  在凡爾的共議會中,黑色的劍斧交叉符號得旗幟高高掛起,這些資產貴族內部完成了“威懾”“利益協作共識”後,開始一致對外。

  凡爾內那些掌握糧食,能源,交通等重要渠道的大資產家,都不得不在戰爭中開始內卷,全力以赴的支持戰爭。

  這個制度體系遠比起帝國制度保障下的“貴族官僚體系”更有動員力。

  而這個現象,盎格魯這類帝國制下的貴族們理解不了的。

  …凡爾,一頭“獅子”開始從睡夢中醒來了。…

  當盎格魯的首相們彈冠相慶,認為已經拿下了凡爾共議國的南方殖民地,凡爾共議國不敢報復,亦或是隻會口頭報復,且內部低效的議會制,沒法做出實質性行動。畢竟低效的凡爾公議院過去就是如此的弱智。

  所以突然,對盎格魯人來說,晴天霹靂開始,大陸第一條血戰陣線,血渠防線上出現了大規模“蒸汽狼煙”。

  凡爾共議國戰爭委員會完成了高效的動員,一百二十個陸地巡洋艦單位,直接對盎格魯方向進行了突襲。一批批重裝甲單位衝擊向盎格魯人陣地上的架勢,絲毫看不出這是深陷蕭條中的樣子。

  在以太界中,凡爾國率先走出了蕭條,工業煉爐群的鏽跡和生澀一夜之間消失。

  所謂的蕭條,不過是掌握資源的那些巨頭們,不希望自己虧損,死死的咬住了國家,想拖到自己控制中,不讓這個國家生產,當他們放棄物質資源,開始爭奪“暴力化人心主導權”這種資源時,也是會不遺餘力灑出資金,僱傭“憤怒民意”下的國人來流血。

  在凡爾議會上,數個不願意開戰的議會人員,當即被議會主戰派們弄成永遠退出政壇,而這些議會人員背後的那些商業也被打壓瓜分。然後成為了戰爭燃料。

  隨後整個凡爾共議國中,再也沒有對戰爭陰奉陽違的勢力。

  曾經和和睦睦一起,在議會中起鬨鬧事情,拆臺的各個派系們,現在已經淪為了黑暗森林,沒有任何一個正直派系,敢表露出在戰爭中緩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