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章(上) 5月26日的正面較量


                 5月26日早晨。

  拯念突擊集團乘坐傳送陣,悄悄嵌入凡爾大後方幾乎是和盎格魯交界的地方,預備著“屏蔽計劃”。

  與此同時鐵星和凡爾的寬大正面戰場上,一場總戰線打擊作戰開始了。

  在這個戰線上,奧西瑪和天空鐵星七十多個師,開始針對凡爾第二波軍事冒險做出應對。鐵星集結這麼多兵力可不會推進戰線,而是如同鉗子一樣瞅準了凡爾那為了報復而投入的軍事集團。

  蘇逆:只要滅掉了這個軍事集團,波馬在凡爾內維持住神權力的基礎就沒了。

  在整個25號定下的作戰計劃,開始執行。奧西瑪各個後勤運輸隊在前沿火車站和備份戰備倉庫之間往返。

  奧西瑪港口列車拖動一枚枚導彈抵達前線,一共跑了三個來回。

  導彈部隊一共發射了十五個波次,六千三百四十七枚彈道導彈。哦,這玩意不一定就絕對是高科技,在當今基礎工業下,只要降低標準,就能量產。

  標準降得有多低呢?完全是液體燃料導彈水準。

  戰前發射需要充沛的兩個小時的時間,無法做到在十分鐘內豎起即發射的速度。

  液體燃料是柴油和四氧化二氮。十三米長的箭體,總體是鋼殼,射程只有五百公里,而不是一千公里。

  如果和平了,奧西瑪為了下一場戰爭做準備,則是會費心思地搞高強度塑料亦或是碳纖維,來減重、增程。

  現在這是v2級別的火箭彈,在二什一世紀,在工業國只需要一個大公司就能搞定生產,這玩意就是幾個大學生核心團隊,帶上一群初中生就能夠搞定的玩意。

  哦,對二什一世紀的三流國家還是很難,因為湊個一兩億是可以,三流國家真的要聚集幾千名正兒八經理工科專業人員組成團隊來搞“危險”研發,會遭遇阿美莉卡的情報人員滲透,收買、刺殺核心骨幹。

  簡而言之,火箭是並不難的,難的是要工業國的社會、物流、人員組織管理等一系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