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末日:凡人降臨 作品

第176章 神龍鑄魂法


                 有時候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的許多決策思路。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誠悌勤雅恆的教誨彷彿已經滲透到骨子裡,在經歷了種種文明衝擊之後,它們仍然屹立不倒,甚至散發更加明亮的光輝,也越發證明它們就是個體品德品質修煉最終目標。

  這些個人品質,行為規範的修煉,在修道界卻幾乎不存在,在仙界也是從不存在的思想。

  修道界在個人思想上的修行方向,更偏於絕情忘義,逍遙自在,融入自然,不拘於物,最後達到忘我,無我的境界,天人合一。

  傳統的思想,更多的是入世,是人間道,修行界的卻是出世,是自然道。

  入世就要進入芸芸眾生間,在這人世間,如何處理彼此間的關係就是最大的問題,滾滾紅塵之中,每個個體之間的接觸,都會滋生無數的故事,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情緒跌宕起伏,泛起人間百味。

  自然之道的修行,到了某個階段,也要進入紅塵歷練,磨礪心境,先入再出,歷劫而生,道心方可穩固。

  方南山從一開始,就不是走修行界的忘情大道,他身處紅塵中,未曾考慮過太上忘情的修行方向,他只是遵照本心,走的是人間大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些人間道的思想,雖然他從來沒有在嘴上提起過,但是卻默默的影響著他的行為。

  在這樣的文明傳承影響之下,他很難做出那種小格局的選擇,他的眼識很難侷限在一個狹小的村鎮裡,他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也很難只著眼於眼前的一小片天地。

  這就是文明底蘊支撐起來的廣闊天空。

  如果你一出生就站在山峰上,可以極目千里,一覽眾山小,你就很難像在山谷底部出生的人一樣,只看到山谷裡狹隘的那一方小世界。

  有時候並不是他的目光高遠,格局宏大,只是背後的文明把他帶到這個高度,讓他擁有這樣的視野。

  所以華族的人可以自信的說,沒有方老闆,還會有其他天才站出來,同樣帶領本族勇往直前,因為文明的高度,並不只是撐起一個人,而是整個民族。

  曾經他們也對自己的文明實力產生過懷疑,失去自信,但是他們最終證明了自己,重拾自信。

  方南山作為重活一世的人,已經經歷過文明重回巔峰的時刻,所以心中充滿了自信,從不懷疑自己民族的優秀,對自己的傳承文化更加是堅定信仰。

  這種堅定不移的意志,對於他的神魂凝聚,意義非凡,也是他能夠快速成長的主要原因,足夠的自信與堅定,讓他確信自己一定可以掌握任何的功法技巧,讓他可以全副身心投入學習中去,專注力拉滿。

  毫不動搖的意志,更是讓他的神魂力量,好像有了一個不屈的骨架,在無數艱難險阻的壓迫下,都沒有一絲慌亂怯懦,從不懷疑自己可以處理這些仿如大山壓頂的問題。

  這些,何嘗又不是一種鍛魂的手段?

  現在法修煉魂提升的方式,主要還是觀想和冥想,能過提升自己的專注力,並且以念識凝聚於一點,勾勒出畫面細節,或者想象自己置身於某種環境,讓靈魂接觸天地,吸納靈元,融入神魂。

  這只是魂體修煉的一部分,是意識層面上的鍛鍊,但是在智識以及智慧上的鍛鍊,魂修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提升方式,只有常規的閱讀,遊歷以及交流,辯論等等,這些方式是有效的,但效果很普通,並沒有針對性的鍛鍊。

  於是就導致凝魂聚魄化嬰的階段非常艱難緩慢,任何修士在這個層次都快不起來,少則百八十年,多則三五百年甚至永遠無法成功。

  方南山此刻把神魂鍛鍊的方式具體化,像體式一樣,具體到每一個細分項目的鍛鍊提升,然後再綜合起來形成一整套的修煉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