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


                 乾清宮。

  ”……陛下,此事已然引起了許多朝中官員的關注,宮中宦官行事,像來多有橫行之處,王振之禍在前,陛下任用內宦,還當謹慎。”

  “宋文毅借皇莊之名,在京畿附近巧取豪奪,敗壞的是陛下的名聲,外間如今已有議論,稱陛下寵信宦官,縱容內宦仗勢欺人,欺壓百姓,臣以為,當儘快查清此案內情,切不可再令輿情蔓延,引起朝堂動盪……”

  俞次輔說的苦口婆心,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

  但是,朱祁鈺掃了一眼面前的幾份奏疏,目光落在最上頭那份落款寫著于謙的奏疏上頭,神色卻頗有幾分玩味。

  “嗯,這麼多人關注此事,看來的確是在朝上引起了不少波瀾,不過,朕瞧著,這幾本奏疏,都是前些日子遞上來的,而且,話說的也都算中肯。”

  “至於所謂寵信宦官,仗勢欺人的話,是多數大臣的看法呢,還是……某一人的看法呢?”

  口氣平和,聽不出一絲責怪,但是,俞士悅的心中卻是一緊。

  果然,天子不是那麼好糊弄的,他特意將近日以來所有稟奏此事的奏疏都翻了出來,放在一起,目的就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朝野上下有很多人都在關注這件事情的假象,進而讓于謙這本奏疏沒這麼扎眼。

  但是問題就在於,奏疏雖然不少,可人家個個都沒有于謙這麼莽,且不說這些奏疏不是一起上的,而是零星所上,單說裡頭的言辭,因為涉及內宦,所以大都十分謹慎。

  裡頭有不少都是俞士悅票擬的,所以他非常清楚,這些奏疏裡頭,多數人都著重於描述那些鄉紳富戶被強奪民田時遭受的責打不公,以及田地被奪之後,對這些人本身以及當地產生的影響。

  至於對宋文毅的彈劾,則是在次要的位置,在奏疏當中,多是請求派官員詳查並安撫百姓,並沒有言之鑿鑿的說就是宋文毅指使,偶有態度激烈的,也僅僅只是指責宋文毅指使手下宦官巧取豪奪,要求嚴懲打傷百姓的宦官,並歸還強買的民田。

  所以俞士悅才一直說,這真就不是什麼大事,可問題就在於,于謙的這份奏疏,已經不能用言辭激烈來形容了,說是冒犯君顏都不為過。

  和其他所有上奏此事的奏疏都不同的是,于謙上來就直接將此事的矛頭指向了宋文毅,將其斥為仗勢亂法,掠奪無狀之輩,隨後,他長篇大論的開始講宦官專權的危害,勸諫天子不可為宦官矇蔽,更不可放縱宦官擾亂法紀。

  換而言之,其他的奏疏,最多落腳點在宋文毅身上,甚至連宋文毅都觸及的不多,絕大多數,都是將重點放在具體執行的宦官身上,可這位於少保一步到位,直接把話懟到了天子臉上,就差說這是天子信用權宦欺壓百姓了。

  心中把于謙這個倔脾氣罵了八百遍,面上俞士悅還是扯出一絲笑容,道。

  “陛下,宋文毅一事,投告之人不少,甚至順天府衙門也接到了狀子,無論如何處置,總該是有個說法,不然的話,朝中輿情遲早會蔓延開來,如今的這幾本奏疏,已經隱隱有此跡象,所以臣才特意進宮向陛下稟奏此事。”

  這倒勉強算是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事實上,這也是俞士悅把這些奏疏一同都帶進宮的原因所在。

  于謙畢竟是六部尚書,他的奏疏遞上來,想要壓是壓不下去的,所以,就算再怎麼拖延,最終也會送到天子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