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李教授一生的總結

  老闆仍舊是根據電影的類型及導演名進行分類。

  你想要看那一種類型的影片,只要到相應的分區就可以了。

  很多大學生都在認真的挑選著,沈清能夠聽到他們熱切的討論。

  “我跟你說,庫斯圖裡卡最優秀的作品一定是《地下》,別犟!”

  “《地下》這部影片確實優秀,而且也最出名,但我仍舊覺得最優秀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

  “你看沒看過庫斯圖裡卡的電影?《地下》肯定是最優秀的片子,而且上課拉了那麼久,這部電影是庫斯圖裡卡的美學集大成者。”

  “我不那樣覺得,我還是喜歡《流浪者之歌》,同樣我覺得這部影片的藝術成就更高。”

  “呵,那我問你,歐洲戛納電影節為什麼把金棕櫚獎頒佈給了《地下》,為什麼《流浪者之歌》只獲得了提名。”

  “你這麼講話就不對了,獎項又不能夠代表什麼。《流浪者之歌》也入選了imdb榜單好吧。”

  “入選?那你跟我說《地下》和《流浪者之歌》兩部電影的哪部評分高?”

  聽到兩個稚氣未退的大學生討論庫斯圖裡卡,沈清在一旁靜靜的聽著。

  一時間也覺得十分好笑。

  學生們的想法一直都是銳利的,他們往往追求著一場爭論的勝利,十分不服輸。

  無論是《地下》,還是《流浪者之歌》。

  它們都是好作品,沒有必要去爭論什麼。

  只是個人考慮的角度不同。

  繞開的戰爭歷史片區,沈清又聽到了新的討論聲。

  畢竟是電影學院的學生,經常能夠聽到他們討論某位導演的電影風格。

  沈清聽到有人在討論路易馬勒的《通往絞刑架的電梯》。還有人在討論大島渚《青春殘酷物語》用現代的視角來看,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的電影?

  時而還能夠聽見一兩個較為冷門的導演。

  讓沈清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在討論韓國電影導演李晚熙,也許是選修了韓國電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