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三體的製作日記(下)

  這處麥田的名場面,大概需要用五分鐘左右。

  膠片比也來到了驚人的十二比一。

  這可不是原來的沈清。

  之前的沈清拍片效率很高,膠片比一遍不會超過六比一。

  最佳成績是拍蘇州河的膠片比。

  僅僅是四比一,要比一些獨立電影還要節儉。

  沈清是真的要和電影宗師姜文一較高下,看看到底誰才是最會玩膠片的人。

  一部規格正常的電影時長,不會超過三百分鐘。

  可是現如今的素材累積到一起,已經到達了驚人的幾千分鐘。

  只要製作團隊願意,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款電影質感的電視劇。

  但是沈清仍舊要選擇不斷做減法,儘可能的把時長控制在三小時以內,製片人陳銘不知道沈清會交出來一份怎樣的答卷。

  接下來是風平浪靜的一段時間,沈清的劇組輾轉各地。

  不停的取景,不停的拍攝。

  終於來到了十二月份,還是未能如願。

  這部電影看來還是無緣登陸春節檔期,但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對於三體來說,拍攝週期過長,並不失為是一件壞事。

  另一邊,古代戰爭第六部製作完成的消息已經在全球公佈。

  最初的引進時間就是在春節檔。

  也許是為了等待和三體碰撞,也許是另有其他的原因,古代戰爭第六部選擇了改檔期。

  十二月份,寒冬將至。

  外界的空氣寒冷且乾燥,三體的劇組來到了黑江省的黑河市,準備完成最後一場戲的拍攝。

  三體制作團隊都十分激動,因為這部電影終於要殺青了。

  拍攝總週期達到了驚人的十九個月。

  如果按照沈清之前的效率,這麼長的時間內,它最少能夠完成三部a類製作的影片。

  一切都隨之而過去。

  這一部耗資巨大的太空史詩,即將要和觀眾們見面。

  三體這個故事,也終於來到了尾聲。
壹趣文學為你提供最快的娛樂:從爛片導演到文娛教父今宵夢醒無酒更新,第646章 三體的製作日記(下)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