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莽夫 作品

第119章 給百姓一個交代

隨後,鄭洞國在城內留下了足夠維持秩序的隊伍,就帶著人從梅縣撤了出去,他們人太多,在一個小小的縣城內顯得很擁擠,而且戰兵在城裡的人太多,老百姓是真的不敢出來。

隨著戰兵的不斷清剿,城內的叛軍基本上已經被清剿乾淨了,即使殘留下來的一小部分,也不敢再出來作惡。

隨著大批戰兵退出梅縣,百姓終於敢從房屋內走出來,看著巡邏的戰兵,孩子們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天性又展露了出來,跟在巡城的戰兵身邊,說著蜀州道的方言。

這些戰兵本就出自蜀州道,聽著熟悉的鄉音,一個戰兵停了下來,從隨身的袋子裡拿出了幾塊肉乾,分給了幾個孩子,並操著同樣的方言,道:“那去吃吧!”

說著,將肉乾分給了幾個孩子,孩子沒有那麼重的心思,也沒有那麼膽怯,接過戰兵遞過來的肉乾笑著吃了起來,可街邊的百姓卻聽到了和他們同樣的方言。

“娃子,你是蜀州人?”一位拎著菜籃子的大娘操著一口濃重的蜀州腔問道。

“蜀州道金溪府。”那戰兵和氣的說道:“我家是從蜀州道逃難去的涼州道。”

“你們都是蜀州的娃?”大娘又問道。

“對,我們都是蜀州娃。”戰兵笑著說道:“除了我們將軍,我們都是蜀州娃。”

巡邏的戰兵被百姓們圍在了當中,同鄉同音的人總能得到更多的信任,這也是為什麼路朝歌不帶著親衛當中路軍,而是將中路交給鄭洞國和他的白澤軍的原因之一。

百姓們圍著戰兵問東問西,這些戰兵也是一一作答,即使自己回答不了的,也會讓他們明天去城外,讓鄭洞國幫著解答。

在城內巡邏的幾隊戰兵都遇到了同樣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圍在他們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人給戰兵搬來了凳子,讓他們做下來說。

在戰兵的描繪之中,涼州道成了大楚的世外桃源,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樂土,不少梅縣的百姓甚至要搬到涼州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