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莽夫 作品

第453章 禮成

 說完這些話路朝歌都覺得自己虛偽,從和周靜姝認識,除非是自己領兵出征,要不然哪天能看不到,不過場面上的事該做還是要做的,總不能跟個二愣子一樣吧!

 “朝歌,你之情意老夫已然明瞭,老夫很欣慰,沒有看錯人,你的確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將小女託付於你,老夫很放心,老夫有福,苦等二十載,終得佳婿,小女亦是有福,得此夫君,老夫已然放心了,進來吧!善待小女,老夫不甚感激。”周俊彥走過來將路朝歌扶了起來說道。

 周夫人看著路朝歌頓時也是紅了眼眶,雖然平時也急著將自己的姑娘嫁出去,可是真到了要出門的時候,又難免有不捨之情,畢竟養了二十年的姑娘,這眼看著就要成為別家人了,心裡難受也是能夠理解的。

 來到後院周靜姝的閨房之前,一眾家中女眷將閨房擋的嚴嚴實實的,路朝歌看著擋在門前的一眾女眷,扯著脖子喊道:“媳婦,我來接你了。”

 路朝歌的話頓時引來了一片笑聲,吟詩的路朝歌那絕對是大才子,可是這一嗓子讓他大才子的形象頓時蕩然無存,別看路朝歌嗓門大,但是想把新娘子接回家這中間還有流程呢!也不能你一嗓子就把媳婦喊回家了。

 接下來就是“奠雁禮”,此時擋在門前的女眷們讓開了房門位置,此時的周靜姝坐在一面屏風的後面,面南背北手持團扇掩面,路朝歌站在門外也就是能看到一個隱隱約約的背影而已。

 “奠雁”是這個時代結婚迎親禮中的核心部分,因為大雁奉行一夫一妻制,忠貞不渝,所以懷揣著美好願望的古人就將大雁作為吉祥物,希望新婚夫妻和和美美,矢志不渝,至死方休……願望是美好的,實際上。在這個女子沒有權力的時代,誰說的準呢?能遇到路朝歌這樣準備一輩子就娶一個的男人,只能說周靜姝這二十年沒白等。

 路朝歌接過親兵手中的大雁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將帶來的活大雁,用力扔過了屏風,屏風後面的女眷,看到大雁被扔過來了,一擁而上抓住大雁,然後用些綾子把大雁的身子和嘴巴纏住。不讓亂動。不讓亂叫,就這樣放著,等到婚禮結束了,新郎家還會拿著東西來把這隻大雁給“贖”回去。然後放生。

 最後,就是今天要吟的最後一首詩了,這首詩之後周靜姝就可以跟路朝歌走了。

 路朝歌開口道:“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屏風被人緩緩推開,露出了身穿喜服的周靜姝,周靜姝雖然團扇掩面,但是路朝歌依舊能透過那薄紗一般的團扇看到周靜姝那張絕美的臉頰。

 路朝歌上前扶起周靜姝,接下來就要到正堂去拜別父母,周靜姝的父母也會勉勵自己女兒一番,不過那些話也都是一些套話而已,不管是誰家都會說這些話。

 拜別了父母之後,路朝歌扶著周靜姝上了門外的馬車,而路朝歌也翻身上馬,這個時候鼓樂聲再起,接著按照李朝宗安排好的路線,又在主街上走了一大圈,這次可比路朝歌來接親的時候熱鬧多了,一路上盡是鞭炮聲和百姓們的祝福之聲,路朝歌笑著和圍觀的百姓們打著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