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大聖勸死仙 作品

第三百二十七章慈悲心,平等心,菩提心

  佛者,覺也。

  佛,非神,非仙,乃是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本有之如來智慧德相。

  鬥姆元君雖是先天神靈,但,居於洪荒天地之間,亦是眾生之一,聽聞佛法,撫平妄想,心中頓時起了一絲慈悲之心,明悟如來,要化己身1為佛。

  按照原本的流程,居士心生慈悲之後,便感眾生平等,可以立下屬於自己的菩提心。

  菩提心一成,自此邁入佛門,可稱比丘,其後慢慢積累智慧,福德,是為和尚,待到智慧圓滿,福德具足,證得四果阿羅漢,便可超脫輪迴,又見世間諸苦,感諸行無常,發無上大宏願,乃是菩薩果位,照見五蘊皆空,漸入十地後,明悟諸法無我,最終踏入涅槃寂靜的如來之境。

  鬥姆元君心生慈悲之後,本該有慈悲心生平等心,然而,那一絲平等念,卻久久無法落下。

  眾生皆苦,所以具備強大的共情能力,可以與萬物生靈感同身受,因為他們都是下位者,有各種苦楚,各種磨難,受盡了剝削與壓迫,所以才渴望有報應,有因果存在。

  而,鬥姆元君是天生的上位者,昔日太古紀元,同天帝平起平坐,號稱天后,受萬神禮拜,這般殊榮,這般富貴,哪裡有什麼苦楚,哪裡受到壓迫。

  祂得到了快樂,失去的只有煩惱罷了。

  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鬥姆元君失去了煩惱,同時也遠離了菩提。

  祂對眾生的慈悲憐憫,是來自神的大愛,對眾生的庇護,但,要讓祂如同佛一般,從眾生中來,到眾生中去,與眾生平等無二,鬥姆元君是萬萬做不到的。

  再慈悲,再大愛的神,祂也是神,不是人。

  接引道人很快也察覺到了這一點,他親自講經文,便是愚鈍凡夫聽了,不說立證菩薩道,起碼阿羅漢果是沒有問題的,而先天神聖的鬥姆元君竟然一無所得,此時此刻,他不得不嘆息一聲:“道母與我佛無緣,有慈悲心,無菩提心,怕是證不得羅漢,菩薩,佛,三乘果位。”

  “神道自有大法,帝者統御四極,便不貪圖那一份清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