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第350章 351【高山下的花環】

    二來,在此之前的軍事文學作品,往往忽略軍隊與社會的聯繫,把軍營描繪得好像與世隔絕,世外桃源一般。

    而《高山下的花環》則把軍營與社會,軍隊與人民,現實和歷史廣泛的連接起來,使得它的視野更廣闊的,主題也更深刻。

    三來,在此之前的軍事文學作品,往往不敢刻畫衝突與矛盾。戰士與戰士之間,都是牢不可破的戰友情;戰士與首長之間,都是無可動搖的信任;戰士與人民之間,也是堅不可摧的子弟情……

    而《高山下的花環》則大膽的揭示了軍內矛盾和社會矛盾,正視並深刻反映了現實生活的矛盾衝突,展現出了更深刻的社會內涵。

    因此這部作品,在當時看來,是相當大膽的。

    《收穫》雜誌編輯部就一度猶豫,要不要刊登這篇作品。

    但最終還是總編輯吳釗拍板,同意刊登。

    ……

    “居然寫出這樣的作品,不是給我們部隊抹黑麼?”

    “這篇小說寫得夠真實。有人的地方就有衝突,那些粉飾太平的文章,真的不要再寫了。”

    “這篇小說的確不錯,但是寫得未免太過。我們的部隊,不可能會這樣吧。”

    社會各界對這篇小說議論紛紛,爭議很大。

    有的贊同項南的這種寫作手法,認為他夠真實,夠深刻,夠感人;但也有人認為,項南是故意揭瘡疤,潑髒水,破壞當前的大好形勢……

    《高山下的花環》引來的爭議,讓項南面臨到了很大壓力。

    首長都吩咐他準備寫檢討書,甚至要做好停職的心理準備。

    實話說,如果項南不是聲名顯赫的戰鬥英雄、詞曲作家,就這麼一篇小說,就能讓他萬劫不復。

    關鍵時刻,還是《人民日報》首先轉載了這篇小說,隨後《解放軍報》、《燕京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等相繼轉載,使得項南面臨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