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壽藍靈娥 作品

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母與玉帝

    “那是,我們專門幫兄臺這般,想進華府幹活卻沒路子的英雄好漢。”

    這中年男人大拇指對著身後擺了擺,“我們兄弟幾個當死屍,稍後您就推著我們去後門,哭的慘一點。

    府裡的夫人心腸軟,你一哭肯定會被收……哎,兄臺別走啊兄臺,您都不問問價的嗎?

    我們只收您入府後一年的工錢,分兩年給就行!

    兄……呸!自己混去吧!”

    李長壽快步離開,走了幾步也是忍不住笑出聲來,頗感有趣。

    罷了,還是用見效更快、跟白澤商議的備用方案吧。

    裝大賢。

    李長壽拿出了兩個月的時間做準備。

    他先選定一名中年文士的模樣,在俗世混了個教書匠的身份。

    而後,先在附近的一座大城中,炒起了‘人族當代賢才’之名,讓這名聲在方圓千里流傳開來。

    這跟海神教的《海神小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在於一個新奇、有趣,讓人能口口相傳。

    像什麼:

    勸誡年輕人時、後腦勺現出金光,勸說賭鬼重新開始嶄新人生,坐在花樓前講了兩天兩夜的道理,這花樓直接就塌了,花樓掌櫃善心大發,花樓姑娘半數贖身離開;

    除此之外,他走過之處,死魚變活、枯井生水,席地而坐、地生花朵,抬手一招就會引來漫天飛鳥盤旋。

    待名聲火熱起來,李長壽趁熱拜訪當地最有名的書院,一場辯論讓幾名白髮蒼蒼的老賢才高呼老師,自身卻飄然而去……

    炒名聲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走排場。

    李長壽宣佈要外出遊學,不知哪個城池想接待,聞訊而來的各城城主信使捧著禮物,在街上排起了長龍。

    李長壽又用一句‘懶得走太遠’,就近選了三座城池,讓自己的名聲又提了一大截。

    他故意把真正的目的地,也就是華府所在城池,放在了行程的最後,花費十天走過了兩座城,開了幾場‘點撥’大會,最後帶著滿身榮譽,抵達了華府所在城。

    李長壽前來那天,兵衛迎出十里、滿城男女老少夾道歡迎,只是鮮花就撒了幾百斤,城內權貴設宴款待。

    席間,李長壽又說了幾句:

    “人生太短,天地太大,吾心雖懷無限,然雙足不堪用。

    本城人傑地靈,風景也是不錯,稍後吾就在此地逗留三年,開一小小的書院,教導七八名弟子,而後再繼續遠行,探究天地之邊界。”

    眾權貴不由大喜,一個個湊向前來,各自言說自家孩子如何出色。

    李長壽笑著搖頭,說自己不收學費、不收禮物,只納聰慧靈敏之弟子;

    等書院建成,請他們帶自家孩童來過過眼。

    就在城中繁華地帶,這位當代大賢買了一座大宅院,出手十分闊綽;

    短短一夜之間,宅院原本建築消失不見,李長壽在其中佈置了一片竹林、一方水池、幾座假山,只有兩間竹屋點綴其間。

    有凡人想要硬闖,卻在宅院中迷失方向,從哪進去,就迷迷糊糊從哪出來。

    頓時,但凡有點見識之人,都知這是城中來了‘高人’,一家家公子被送到了書院前,由各家大人領著排隊。

    李長壽又放出話來,要收四名男弟子、三名女弟子,合北斗之數。

    城中權貴再次激動了起來,又有大批女童、少女趕來書院前。

    排隊的順序也很現實,誰家大人地位高,誰就排在前。

    華有銘與夏凝霜在書院門前再次相見,原本華有銘身為本城守將之子,穩穩排在第一位;但戴著面紗的夏凝霜一來,直接柔柔弱弱地往華有銘身前一站,扭頭露出一份楚楚可憐之相。

    華有銘剛有點感動,就聽夏凝霜低聲道了句:

    “去,後邊去。”

    華有銘劍眉一豎,眼前浮現出自己從小被眼前這少女,折磨的種種情形!

    三歲午睡被窩被潑水,五歲捉蟋蟀被推泥坑,七歲被蜜蜂追著滿院跑,九歲爬房頂被撤梯,十一歲……

    當下,華有銘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向前踏出半步,眼一瞪、拳一攥。

    夏凝霜輕輕眨眼,面紗後的臉蛋上滿是柔弱。

    “你要打我嗎,小銘銘?”

    “本少爺不跟你一般見識!”

    華有銘冷哼一聲,後退兩步,後面人群頓時傳來幾聲輕笑。

    叮、叮鈴……

    書院門後傳來鈴聲,大門自行開啟,裡面傳來一聲話語:

    “最先二十位入門者可聽我講課,依據課堂表現決定去留。”

    眾少年、孩童立刻就要一擁而上,夏凝霜與華有銘在最前佔盡了地利。

    但夏凝霜跳進木門後,華有銘轉身瞪著後面要衝上來的人群,還有些稚嫩的面容竟滿是威嚴。

    他低喝一聲:“擠什麼擠!衝什麼衝!自己有幾斤幾兩不知道嗎?

    那些平日裡不學無術的站外面!敢仗著自己家裡勢力,搶先進去瞎佔名額的,少爺我見一次打一次!”

    言罷,華有銘自己竟也不進門,倒是讓李長壽頗感驚訝。

    而李長壽正想該如何讓華有銘入內時,華有銘又大大咧咧地喊了句:

    “讓識字超過一百個的先進!”

    原本衝在最前方的十多名少年孩童,不由頓住腳步。

    他們,做不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