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道者 作品

第二十九章 後勢當覆前

    太素道人道:“這兩位人身修成正道,本是萬古以來從未有過之舉,其之成就,本也是變量之一,倒也不奇。何況越是距離道爭之末,天機變化愈烈,此亦是天數。”

    太易道人道:“元夏天序散亂,難免有亂流湧現,只這兩位自身動盪不了大局,但有天數推動,則另當別論,諸位執攝當時時查遺補缺,只需自身無漏,便能守道不失。”

    而此刻天夏世域,雲若嬰再次來到了天夏。

    這一回聽奉老師之命,前來天夏拜師,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創建關係的方法,不止是她一個,還有許多奉界修道人亦會如此。

    她本人對此倒也不排斥,因她雖然到達了玄尊之境,可奉界現在還沒有上進之路,餘下道路必須在天夏找尋。

    在她或者說是奉界表達了此意願後,天夏上層也能看出來這是奉界主動和他們聯繫,這也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特別是接下來下層之事他們不得干涉,那麼就要交給奉界去做,奉界與天夏的牽扯自是越深越好。

    陳首執收到這個消息後,考慮了一下,雲若嬰天資稟賦都是較為出色,現在也是邁入了玄尊門檻,那麼至少要有一個寄虛乃至摘取上乘功果的人修道人,才有資格收其入門牆。

    稍有為難的事,其乃是劍修。要說上層劍修也有幾名,可摘取上乘功果的那是一個無有。

    他問了下諸廷執的意見,風廷執提出一個建言,他認為位雲若嬰乃是奉界第一個投拜之人,最好有一位廷執收其為弟子,是否擅長劍法倒不重要。

    陳首執認為此法可行,商議了一陣,決定將此交託給鄧景,並道:“鄧廷執,由你收下此位道友為弟子如何?”

    鄧廷執近來已快要摘取上乘功果了,收下一個方入門的玄尊不是問題,而且他門下有不少女弟子,也是合適與切磋,特別是聶昕盈,更是與張御關係匪淺,這般就算未來討教劍道也有一定可能了。

    他道:“既然此事涉及我天夏之大計,那麼鄧某自無不可。”

    此事定下之後,又遣人問了雲若嬰,她沒有反對,當下就引她入了內層,在玉京白真山行了拜師之禮。

    鄧廷執對她叮囑道:“我天夏早就沒有了道派,你在我門下修道,尊奉的不是道脈中的規矩,而是天夏規序。若在外間,天夏之法度更是高於師命,你需牢記。”

    雲若嬰知道,天夏如今不存在道派之說,只是一個個承傳道法的道脈,師徒之間的聯繫也沒有奉界那麼深,應下道:“弟子既來天夏,自當遵從天夏的規序。”

    鄧廷執道:“我知道你擅長劍道,為師在此一道上教不了你什麼,但我天夏有一位大能曾在我這處留下一枚法符,可用於請教疑問,為師身為廷執,門下可用此請教三次,如今為師便予你一次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