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662 第六十一章 鞋子

她甚至悄悄從袖子裡掏出那三根謁,瞄了一眼。

“原來是三位使君啊!”她用很感慨的語氣說道。

……一張嘴還是很顯眼。

三位縣令顯然都是精於人情世故之人,此時臉色已經很平靜,從剛一下馬車,被大將軍超乎尋常的社交技巧撞得暈頭轉向的震驚中恢復過來,聽她這麼說,白鬍子老頭兒笑眯眯點點頭。

“今日特為將軍而來。”

“哎?”

司馬懿又咳嗽了一聲。

她趕緊反省了一下自己剛剛呆頭呆腦的反應,很恭敬地問道,“未知使君有何見教呢?”

……司馬懿咳嗽不動了。

尋常寒暄當然不是這個風格,要聊一聊郡望,聊一聊治學,聊一聊三縣的風土人情,然後再轉到正題上來。

寒暄總被大將軍當做廢話,很是厭煩,但你不寒暄怎麼摸索出他們的性格情緒以及來這裡可能的目的,從而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把握主動呢?

你開口三句半就進入正題了,就很容易顯得你沒有耐心,那對方觀感如何你怎麼知道?接下來怎麼極限拉扯,怎麼借力打力見招拆招呢?

司馬懿心中嘆了一口氣,面上不顯,沉穩地端起一杯茶,準備先呷一口,冷眼揣度這三人神色,再從旁襄助將軍——

老頭兒從懷裡掏出一個絲帛袋子,用枯瘦的手從中取出了金燦燦的小銅印,送在她面前。

“此為樂昌令印,”他說道,“今日交予將軍,從此樂昌兵馬錢糧,皆受將軍節制。”

花白鬍子和黑頭髮也各自取了自己的印綬,置於席上,送在她面前。

“砰!”

所有人都看向陸廉下首處那位青年文士。

青年文士在手忙腳亂地用袖子擦拭席子上的茶湯。

“仲達年紀尚輕,一時不夠沉穩,讓諸位見笑了,”大將軍客氣地說道,“咱們繼續說。”

“聽聞平原公與將軍兵進河北時,老朽原以為河北生民又將逢水火之罹,不意將軍卻並非流言中人。”

“哪種人?”

老人摸摸鬍鬚。

“世人稱讚將軍,常以項王白起作比,將軍豈不知麼?”

她忽然悟了。

項羽是什麼樣的人?

白起又是什麼樣的人?

名將要靠戰場淬鍊出聲名,這聲名以血火鑄就,自然壓迫眾生——這是黑刃的說法,很文藝。

不那麼文藝的說法就是,仗打多了,心也就變硬了,無論是看敵寇,看降卒,看百姓,都生不起溫柔以待的心。

但這甚至也不能怪罪到那些將領身上,想一想,他們也有器重的部下,也有珍視的鄉鄰,那些被他們放在心上的人不也一樣會被扔進戰爭的熔爐裡嗎?

與袁紹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光是柘城一戰,陸廉就送掉了多少士兵的性命呢?

那一個接一個曾經滿是煙火氣,卻空置下來的兵營,那一冊又一次塗了硃砂的名冊,還有徵發民夫男女上戰場的絕境掙扎,在她心中難道不會落下痕跡嗎?

她的心被一聲聲的哀慟洗刷後,留給河北生民的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