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226章 中國紅茶

    盧燦卻沒坐下來,笑著伸手邀請,“要不……我陪你去虎博?我在那還藏著幾罐祁門紅茶,那可是祁門紅茶中的老字號,日順茶廠的手工捻茶。據說,女王和菲利普斯親王都很喜歡呢。”

    威爾遜似乎被挑起了興趣,笑道,“是嘛?那我得去嚐嚐。你稍等,我去換套衣服。”

    旁邊的羅森隱蔽地翻了個白眼,當然是對盧燦“馬屁”行為的鄙視。當盧燦目光移動到她身上時,這女人立即換上一絲笑容,“祁門……紅茶?很有名嗎?為什麼我在倫敦只聽說過中國紅茶?”

    其實,盧燦看到她眼底的鄙夷,笑著揚揚手,“為什麼要告訴你呢?”

    氣得羅森再度翻了翻白眼。

    這時,在內間換衣服的威爾遜館長笑著問道,“維文,我對這個問題,也很好奇。”

    這就不能不回答。

    “中國紅茶,是一種統稱,事實上,從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出口到歐洲的中國紅茶,大致分為三種,建德紅茶、祁門紅茶以及寧州紅茶。建德紅茶產地在中國浙江省建德縣,祁門紅茶產業江西省祁門縣,寧州紅茶主產區為江西寧州修水縣。三種紅茶,因產地不同,品質優越而得名。”

    “有句中國話怎麼講來著?有心……處處皆學問?”威爾遜館長說完,自己也笑起來,又問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處處留心皆學問吧……盧燦笑笑,沒去糾正這個小錯誤,意思對就行。

    “單純從製茶工藝來說,其實三家紅茶,都差不多。不過,在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還是有著細微的差別。”

    “寧州紅茶是中國最早的紅茶流派,整個製茶體系,大約成型於十八世紀末。因為開創紅茶工藝時間太早,也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國傳統功夫茶和綠茶的製茶工藝影響,因而,寧州紅茶更多的是作為功夫茶的一個品類,對湯色、茶汁的醇度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寧州紅茶的茶湯,很醇,耐泡。”

    “祁門紅茶的成型時間,大約在十九世紀下半葉,1870年左右。”

    “創建祁門紅茶這一名號的,是清朝的一名武官,名叫胡元龍。他們家是祁門當地的世襲把總,所謂把總也就是當地駐軍的小頭目,這種職位是世襲制。”

    “胡元龍家族在祁門頗有財力交友廣闊,,有大片茶山。”

    “當時的祁門,生產的並非紅茶,而是安茶、青茶。哦,安茶是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的一種半發酵茶,青茶就是烏龍茶。”

    給外國人普及中國茶知識,真心太累,即便威爾遜和羅森對亞洲文化有著不錯的研究,可想要完全聽明白盧燦講述的內容,依舊難度很大。盧燦不得不以淺顯易懂的語句,來為兩人做科普。

    “當時,這兩種茶葉不太好外銷,因此,胡元龍組建技術團隊,開始研究更有前景的紅茶製作方法。他邀請到當時著名的紅茶製作大師舒基立,按寧紅經驗試製紅茶,結果,意外地大獲成功。”

    “於是,他在祁門創建日順茶廠,同時組建儒信園茶行,打通京師、滬海以及泉州、羊城等地的茶道,讓祁門紅茶遠銷世界各地。”

    “祁門紅茶之所以能後來居上,更受歐美人士的歡迎,是因為它取消了功夫茶的繁瑣,改裝成袋裝茶,更方便飲用。同時,祁門紅茶在茶湯的色澤上,更偏向於歐美人士喜歡的玫瑰紅,視覺感官很舒服。威爾遜館長,我剛才提到請你喝的紅茶,就是日順茶廠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