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646章 敏丹家族

 盧燦接過阿忠遞來的樹枝,將碑身的浮土以及掩埋的荒土,往旁邊拂了拂,又拿來毛巾,擦了擦露出部分的碑身,終於能辨別出部分字跡及片段,譬如“安南之北,雲南之南”“成化二十年伏月”“敕令”“尚書司丞”等等。

 安南之北,雲南之南,表述的地點,就是緬北;成化二十年伏月是1484年6月;敕令就是皇帝頒佈的立法命令,具有最高權威;尚書司丞,應該說的是明代萬曆朝內閣首府萬安萬循吉。

 果真是孟密安撫司的開府建牙記事碑。

 孟密安撫司的開府建牙時間,就是萬曆二十年,當時內閣首輔為萬安……這座石碑,就是記載孟密安撫司成立的因由以及中原王朝對它的期許。

 看到這座石碑,盧燦的心情忽然變得有些低沉——玩古董學考古的,多少都有些歷史包袱,總是嚮往萬邦來朝的盛世,他也不能免俗。

 將樹枝扔掉,拍拍手,站起身來,盧燦笑笑搖頭——這可是緬北地區在明代屬於中原地區的最有力證據!它就這麼寂寂無聲地埋土荒野。

 如果文物會說話,這塊石碑,一定在沉吟著歷史的悲歌!

 算了,想辦法把它弄回虎園博物館吧,也算另類的紀念!

 “阿忠,拍照!拍仔細點!日期、地點什麼的都備註好!”這是歷史考古的必要證據,即發掘時間、地點、發現時的原始狀態等等。阿忠跟在盧燦身邊多年,多少懂得一些,拿著相機咔咔的拍攝。

 盧燦又笑著對溫碧玉努努嘴,示意她過去和記事碑合個影,算是發掘人的人證。

 等照片拍完,他對稍遠一點的葛四招招手,“四叔,這塊石碑,你安排人挖起來,可別弄壞,打包好,擱運貨的輪船,捎到虎園。東西不錯,能展出。”

 至於說留給文多鎮或者緬北或者敏丹家族……盧燦想都沒想過。

 沒等葛四開口,楊季東走過來,抬腳輕踢石碑,“我楊家離這不遠有個錫礦口,回頭我來安排人吧。這玩意可不小,得有兩三噸重,運到香江挺麻煩的。究竟什麼玩意,值得耗費這麼大精力?”

 楊家可不只有翡翠礦,在邁歪金礦發現之前,他們就涉足金礦、寶石礦以及錫礦。敏金山脈是緬北錫礦和寶石礦的重要產區。他們家在這裡有礦口,很正常。

 盧燦笑笑,“那行,就麻煩楊老。這是明朝孟密安撫司的開府記事碑,也算是文物吧,不值幾個錢,不過,對於研究明朝南疆的歷史,有些幫助。”

 他沒有說實話。

 這件東西在普通人眼中,就是爛石碑一塊,確實不值錢,但是,如果敏丹家族真正曉得石碑的來歷,他們家絕對願意花大價錢重整記事碑。因為這是他們家族祖上,在明代獲得土司一職的最好證明。

 對於一個家族而言,沒有比這更顯赫的底蘊證明。

 既然他家不識貨,將這塊石碑就這麼棄之荒野,盧燦自然沒理由放過,自認辛苦點,運回香江,作為歷史備檔。

 有關孟密安撫司以及敏丹家族的崛起,《明實錄》《南園漫錄》《孝宗敬皇帝實錄》等書籍,都有詳細記載,孟密安撫司能設立,及敏丹家族之所以能輝煌,源自一位嫁過來的女人,名叫囊罕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