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外的鐘 作品

第221章 要打國戰?

    最後的結果是大寧以微弱優勢勝出。

    至於張三嘴裡的原州與西州......這應該算是兩國長久以來的“爭議領土”。

    這兩州最早屬於誰難以追溯,反正近千年間曾幾次易主,搞得當地百姓都對“換國籍”這件事已經麻木了。

    上次大戰獲勝之後大寧將這兩州奪了回來,而如今大奉肯定是看大寧國內大亂,便想趁著這個機會再搶回去。

    “然後呢?”

    思考了半晌之後,魏長天皺眉繼續問道:“寧永年怎麼答覆的?”

    “此事尚且不知,不過......”

    張三小聲回答道:

    “不過大奉使者入宮之後,便再未出來過。”

    ......

    ......

    京城,三品軒。

    品茶,品人,品世事,三品軒算是京城中頗有名氣的茶館,平日裡茶客頗多,不論是大堂還是雅間,一天到晚基本都能坐滿來品茶談事的客人。

    而今日三品軒似乎比往常還要再熱鬧數倍。

    “......原、西兩州自古便是我國疆土,大奉此番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之卑劣行徑,必遭天下人恥笑......”

    “本報短評,筆者耳日居士認為,我大寧現雖處亂世之中,但絕不可示外敵以弱......”

    “......”

    白髮老頭中氣十足,手中拿著一張大紙,背面無字,但可隱約看見那自正面透過來的細密的墨印。

    正是春深書坊兩個月前隆重推出的“京報”。

    報紙這玩意兒一經問世就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僅能瞭解時事,還有不少江湖趣聞、連載故事之類的通俗板塊,幾乎人人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但是這年頭識字的人畢竟不多,所以大部分百姓還是隻能請識字的人來唸報,繼而催生出了一個新職業——“讀報人”。

    這老頭便是其中之一,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個茶館讀報,有人覺得聽到的內容有趣或者對自己有用便會丟幾個賞錢,平日裡倒也不少賺。

    不過今天他勢必是難有什麼收穫了。

    “什麼?!這大奉竟如此不要臉?!”

    “我呸!手下敗將而已,竟然還敢挑釁我大寧,當真是不知死字怎麼寫!”

    “打!他們若真敢來犯,老子第一個去往邊疆殺敵!”

    “唉,可我大寧如今天下大亂,如果真跟大奉打起來,吃虧的恐怕是我們啊!”

    “哼,報上不是說了麼!他們擺明了就是趁人之危!”

    “但願皇上能儘快平了許家之亂罷!”

    “還有柳魏兩家,此時萬萬不可再爭鬥下去了!”

    “你在這裡說有什麼用?有本事去柳府魏府門口喊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為何就說不得了?!”

    “......”

    沒等老頭把報唸完大堂之中便已亂作一團。

    以憤怒為基調,夾雜著擔憂、熱血、恐懼等諸多情緒的喊聲越來越大,很快就把老頭讀報的聲音給徹底淹沒。

    如此情況倒也正常。

    畢竟雖尚未真的開戰,但這個新聞的爆炸程度已經絲毫不亞於前幾日的許家謀反之事了。

    “......”

    聽著震耳欲聾的吵嚷聲,讀報老者感覺即便自己再接著念下去也沒人會聽,於是便合上手中報紙,抖抖衣袖準備去趕下一個場。

    而就在他邁步走出三品軒的時,相隔幾條街的大理寺衙門中李刊正與一個男人相對而坐。

    後者身穿刑部的官袍,表情淡定自若。

    李刊則是神色複雜的看著手中的兩封信,好半晌過後才將信放下,起身關緊屋中木窗,然後回頭看著男子輕聲問道:

    “魏公子想要我做什麼?”

    ......

    ......

    自打收攏李刊,並把他抬到大理寺卿的高位之後,魏長天便一直讓他在柳魏兩家之間保持中立,從來沒主動要求他做過任何事情。

    包括平時那些從大理寺傳到蜀州的情報,也都是李刊的自發行為。

    對李刊來說,這種狀態當然是好的。

    尤其是在目前舉國大亂的情況下,朝堂中為數不多的“中立派”可是十分吃香的存在。

    不過他心中也清楚,如此美好的日子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魏長天早晚有一天會用到自己。

    李刊只是沒想到會以今天這種方式而已。

    “李大人,魏公子想請您服下此丹。”

    坐在對面的男人笑了笑,從懷中摸出一個小木盒,打開後露出一枚指蓋大小的黑色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