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家裡的貓 作品

第十六章

    村裡那麼多雙眼睛都看著呢,要是被有心人發現了,豈不是給家裡惹了大麻煩。

    要知道,現在做個小買賣還要一個“投機倒把”的罪名呢。

    等天完全黑了下了,劉大銀拿了一個大的編織袋,悄悄除了門。

    她去的第一家,就和她家在一個巷子裡。

    李常有夫妻兩個只有一個女兒,女兒早就嫁人了。

    夫妻兩個歲數大了,幹農活早就力不從心,一年到頭掙得公分根本就不夠吃飯的。

    為了貼補家用,老夫妻兩個在家裡餵了二三十隻雞。

    按照規定,一戶人家最多隻能喂八隻雞。

    李常夫妻兩個的年紀實在是大了,家裡又沒有壯勞力,村裡對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予追究。

    劉大銀趁月色,敲了敲李常有家的大門。

    過了好一會兒,才想起悉悉邃邃的聲音。

    “誰啊?”老人在院子裡喊。

    劉大銀聲音不高不低:“常有叔,我是三順家。”

    老人咳嗽著,慢騰騰地開了門:“三順家的,這麼晚了,有事?”

    劉大銀閃身進了門:“我有事跟您商量一下。”

    李常有的媳婦在燈下坐著呢,見來人是劉大銀,有些吃驚:“三順家的,這麼晚了,有事?”

    劉大銀:“常有嬸子,這麼晚了還來打擾您,真是不好意思。我來,是有件事想請您幫忙。”

    李常有夫妻對視一眼:“什麼事?”

    劉大銀笑著道:“我和留柱不是帶著開林去省城檢查嘛,碰見了一個老親,他託我在家裡買幾隻公雞。我記得您家裡就有好幾只去年的公雞,想跟您買幾隻。”

    這裡的風俗,是過年的時候要上供一隻大紅公雞。李常有去年餵了十多隻公雞,就想著過年的時候賣個好價錢。

    沒想到去年賣公雞的太多了,價錢壓得很低,李常有夫妻只賣出了兩隻公雞,現在家裡還有九隻去年的大公雞呢。

    加上今年又餵了好幾只公雞,光是雞食,就讓兩個老人苦不堪言。

    老人見人就抱怨,劉大銀是個好聽閒話的,老人跟她都抱怨好幾次了。

    劉大銀繼續道:“一隻雞我給兩塊七毛錢,您看怎麼樣?”

    白雞按斤算,一般六七毛錢一斤,過年買一隻紅公雞,撐死也就兩塊錢。

    買雞可不是越大越好,人們最喜歡的就是二斤多沉的,太大了反而不好賣了。

    李常有問道:“三順家的,你那老親是幹什麼的,幹嘛要這麼多的公雞?”

    劉大銀早就料到會有人這樣問,她也早就想好了答案:“這個我也不知道啊,人家光說要公雞,沒說有什麼用。”

    李常有還想問什麼,他媳婦在下面拉了他一把:“你這麼多話幹什麼,還不趕緊去給三順家抓雞。”

    劉大銀有些不好意思道:“常有叔,常有嬸,我話還沒說完,這錢得等兩天才能給。我那親戚是見到雞才給錢呢。”

    李常有夫妻倒是沒覺得不好,劉大銀家就在這裡,還怕她不給錢。

    別看李常有歲數大了,動作快準狠,進了雞圈沒一會兒,就把九隻大公雞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