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家裡的貓 作品

第三十七章

    大冬天裡,李三順騎出了一身汗,“大銀啊,你說咱們把兔皮襖和小張換了呢子大衣,那大衣的進價也得一百塊錢吧,這兔皮襖也就賣給一百多塊錢,他肯定不如咱們掙錢。”

    劉大銀在後面樂呵呵道:“我覺得也是這樣,看小張的意思,那兔皮襖是掙錢,但我尋思著,他肯定不如咱們掙錢。”

    劉大銀和李三順在這邊聊著天,說起張水生不如他們掙錢。

    他們不知道的是,張水生可比他們掙得多的多。

    那五件兔皮襖被張水生以一件二百八十的價格賣了出去,還供不應求。

    呢子大衣的進價是一百塊錢,張水生用呢子大衣換兔皮襖,一件就掙了一百八十塊錢,五件就是九百塊錢,頂的上普通人三四年的工資了。

    等了幾天,張水生實在是等不及了,他給劉大銀拍了一封電報,要她加緊時間,趕緊把兔皮襖做出來。

    知道劉大銀要得急,郭老漢就沒收兔皮,而是買的整張的兔皮褥子,免了晾曬褥子的時間。

    褥子收好,郭老漢帶著兩個兒子住到了劉大銀家裡。

    他把劉大銀送的兩隻公雞又送回來了。

    其實兔皮襖並不難做,郭老漢用裁皮刀把褥子裁剪好,他的兩個兒子再縫起來。

    劉大銀在家裡無事,和郭老漢的兩個兒子一起縫皮衣。

    李三順和李留柱也學著幫忙,可他們真不是幹這個的料,針腳有的大,有的小,還歪歪扭扭的。

    實在幹不了這個活計,父子兩個承擔起看孩子,做飯的任務。

    劉大銀私下和李三順商量好了,人家到家裡來做活,不好吃的太簡薄,除了早飯,每頓飯都得弄一個菜。

    二十件兔皮襖,用了十多天就做好了。

    完工的那天,李三順把那兩隻公雞給宰了燉了,招待李家父子。

    飯桌上,劉大銀拿出從雜誌上撕下來的一張紙,指著上面的男人問:“大爺,這個男人身上穿的皮衣,您能不能做。”

    郭老漢接過來仔細看了一番,說道:“他這皮衣是羊皮的,我能做,就是這皮子在咱們這裡不好找。”

    “能做就好,”劉大銀放下筷子說道:“大爺,這張畫是省城的客戶給的,他說了,要是能做出這樣的衣裳,錢不是問題,多少錢他都要。”

    郭老漢尋思一番,說道:“這都十一月了,今年恐怕做不出來了。咱們這裡沒有羊皮,我得去外地一趟。”

    劉大銀道:“您去外地的火車票我給報銷。”

    郭老漢趕緊擺手道:“這可不行。即使你不說這個,我也得去一趟,那裡有我的一個老夥計,每年我都去一趟的。”

    儘管郭老漢這樣說,劉大銀給錢的時候還是多給了二十塊錢。

    一件兔皮襖四十五塊錢,二十件就是九百錢,這是李家全部的存款了。

    劉大銀這是堵上了全家的身家性命,去做這一筆買賣。

    郭老漢說什麼也不收,最後兩個人你來我往的拉扯了半天,郭老漢也沒收那二十塊錢。

    兔皮襖做好了,劉大銀先讓兒子去縣城買火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