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家裡的貓 作品

第五十六章

    皮衣賣得好,張水生對這買賣上心無比,畢竟這是他最賺錢的買賣了。

    他又找到鄭老師,請他又設計了一款皮衣。

    這款皮衣樣式更簡潔,除了兩個口袋,這皮衣上什麼裝飾也沒有,而且這皮衣也不會是扣扣子的,是拉鍊款式的。

    為了搞到拉鍊,張水生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的。

    這皮衣一上市,就受到了歡迎,都不用賣給港商,張水生認識的那些商販就給包圓了。

    有人看張水生皮衣賣得好,也開始做起了皮貨生意。

    只不過做的好的還是少數,張水生和劉大銀的皮衣還是賣的很好的。

    到了冬天,刨除流動資金,劉大銀家裡在銀行裡已經存了一萬六千多塊錢了。

    是名副其實的“萬元戶”了。

    縣裡有三家銀行,劉大銀在每家銀行都存了錢,不僅這樣,還分別存入家裡三個人的名下,這樣每個存摺上也就一千多塊錢,總算不那麼顯眼了。

    李家的日子在慢慢變好,劉大銀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是舊的吧,可到底也算是“有車一族”了。

    兩個小孫子穿的雖然還是舊衣裳,可都吃的白白胖胖的,比村裡那些孩子長得都要可愛。

    自從張水生跟劉大銀說了布票可能會取消,土地也有可能包產到戶,劉大銀就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聾子瞎子,根本就聽不到看不到國家的政策,所有的消息都是從別人的嘴裡聽來的。

    這怎麼能行,要是國家的政策再有變化,她不知道,豈不是耽誤了大事。

    劉大銀去郵局問了,她要是訂報紙的話,整個大田鎮也只有她一個人是個人訂報紙的,郵局根本就不給送。

    這自己訂報紙不行,那到哪裡去搞到報紙。

    劉大銀在家裡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整個涼河縣,能有報紙的地方也就是縣委大院,各個機關,學校,工廠等地方。

    報紙最多最全的,就是縣委大院了。

    劉大銀騎著自行車就去了縣城。

    這這有了自行車就是方便,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速度快了,也輕省了。

    到了縣城,劉大銀直奔縣委大院。

    劉大銀在縣委認識的人只有三個,一個是縣長,一個是楊秘書,還有一個是韓冬青。

    這縣長是縣裡最大的官,每天忙得不得了,韓冬青和她的關係雖然說不上是仇人,但也不好,只有一個楊秘書,劉大銀見了還能說上兩句話。

    劉大銀在縣委大院的牆根底下蹲了大半天,終於見到了下班的楊秘書。

    劉大銀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來意說明了,楊秘書考慮了一會兒就答應了,把沒用的舊報紙給劉大銀。

    每十天劉大銀到縣城跟楊秘書拿一次報紙,劉大銀要給錢,楊秘書說什麼也不要。

    這楊秘書不要,劉大銀不能總空著手吧,劉大銀每個月都給楊秘書一些自留地裡種的東西,也算是個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