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縣令 作品

第543章 必須讓金國做出妥協,歸還淮河三郡

  如今淮河郡城到了三歲的就有五百多人,林峰給全部都給送到了啟蒙書院,請的都是整個淮河地域相當有名望的先生。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給他們從小灌輸大慶國的文化,讓他們從小就接受愛國教育。

  所以林峰一來就關掉了整個淮河郡城大大小小的私塾,通過層層篩選以後留下來了一批合格的先生,其他不合格的都被林峰給徹底遣散了。

  他們的去處就是教授成年人讓他們最快速度的識字跟算數,教育問題最大的就是現在十五六歲到四十歲的這群人。

  都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全部都是沒有接受過知識教育的,可同樣的,他們也是最具有愛國主義的一批人。

  林峰之所以給他們學習的機會,就是讓他們在現在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分辨是非觀念的認知能力。

  對於這一點林峰沒有徵求慶陽帝的允許,他就直接做了決定。

  但是現在這樣的狀態運行的相當好,三個月過去了,給出來反饋也令他十分的滿意。

  整個淮河郡城引來的人才,林峰讓官員們想辦法留住這些精英人才,給地給銀子補助也不惜代價。

  他治下的淮河郡城,就成了現在的文人聖地,以後的虎口城,就會成為整個淮河地域的首個結合武力培養的學院。

  不同的學院,教授的知識當然也不一樣。

  每一個州縣之後都會設立蒙學堂跟縣學,學子們一層層的往上考一層層的遞進,最後篩選出最出色的人選來為大慶國效力。

  國家需要最出色的人才,各地州縣的發展也需要他們來出謀劃策。

  科舉制度林峰早就動了想要修改的心思,現在廢止氏族舉薦制度是林峰搞的第一步。

  而再進一步的問題,他就會讓寒門學子往京城走,讓他們在朝堂上站穩腳跟。

  目的就是為寒門子弟以後能夠在朝堂上掌握一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