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破春風 作品

第四百一十六章 六國已去五

 原本約定在昨日,與家人在這裡匯合,一起出海去往東面群島,可顧充文在這裡左等右等,等來的卻是全家老小,以及顧家旁支悉數被帶走。

 一時間,這位五十出頭的老人在渡橋上足足發了一天的呆,到了今日早上,他才讓幾個心腹將帶出來的金銀搬上出海的船隻。

 “我一定會打回來的。”

 開船之後,顧充文站在船舷,看著漸行漸遠的小漁村,以及祖祖輩輩生活幾百年的江東之地,眼淚流了下來。

 他捏緊船舷上的護欄,咬緊了牙關,“待出海之後,我定不會讓你夏國安生,窮極畢生也要為我妻兒老小報此血仇!”

 握拳,狠狠在護欄砸了一下。

 ……

 十月中旬,蟬鳴聲在繁華的街道上歇斯底里的嘶鳴。

 伴隨蟬鳴的,是人的喧譁、熱鬧的話語。

 鹿陽東門集市口,早已會華夏之語的男女老少,他們衣袍整潔,面容乾淨,聚集在集市口四周,將街邊、附近茶肆、酒樓佔據,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著前方昨日搭建起來的行刑臺。

 周圍一片窸窸窣窣的話語裡,大抵是這樣在說。

 “夷三族啊……怕是要砍許多人的腦袋。”

 “上一次聽說,還是老夫小的時候,想不到臨到半截身子坐在棺材裡了,還能見到這麼可怕的株連。”

 “那是他們活該,聽我大姐夫的小姨子的男人的舅子,這些人心黑著呢,跟海外那群像猴一般的矮子勾結阻我夏國海上艦船,還把明港那塊地給人家。”

 “別說了,來了來了!”

 眾人齊齊偏過頭,然後迅速讓開,一隊衙役持著水火棍,驅趕人群,讓出一條道來。

 不多時,便有鐵鏈的聲音響起,這是死刑犯才有的待遇。

 叮叮噹噹的鐵鏈晃盪聲又接連不斷。

 茶肆、酒樓上的百姓、亦或文人雅客、江湖豪傑,看到這一幕搖頭嘆息,也有人朝走過的隊伍吐去口水。

 無數交織一起的視野裡,那是一群穿著汙穢囚服,披頭散髮的身影,拖著腳鏈步伐蹣跚走過街道。

 當中不時還有孩子的哭聲、老人戴著腳鏈唉聲嘆氣、婦人死死拽著男人的衣袖啼哭起來。蕭之意也在當中,他看上去比在吳國時消瘦了許多,整個人無精打采,形如枯骨。

 他前面,是他十四歲的孫子,哭哭啼啼的跟著在走。

 “阿爺,我們是不是要死了?”

 十四歲的少年問出這句話,隊伍裡的哭聲更大了,蕭之意默不作聲的走著,伸出手在孫子頭上撫了撫,便是他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