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四章 我命由人不由我

不願降清的俞國華就這麼死了,直到嚥氣那一刻,他都沒能看清兇手是誰。




或許,他知道兇手是誰,只是不願相信。




堂內再次鴉雀無聲,安靜的有些可怕。




也許是外面的風太大,也許是兩扇木門年久失修,只聽“咣噹”一聲,本拴好的大門竟被風重重吹開。




一股冷氣吹入的同時,也帶來漫天飄卷的雪花。




瀰漫在空氣中的血腥味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寒意,以及那狂風呼嘯聲。




可能是被俞國華的死震住,堂內數十明軍將領竟無一個想到去關門。




直到王五默默過去將門掩上。




轉身時看了眼地上雙眼圓瞪、死不瞑目的俞副將,王五的步伐略微有那麼一刻停頓,之後卻面無表情回到原先的位置繼續保持靜默。




沒有情緒的波動,臉上也看不出任何心理變化的表現,好像這裡發生的一切與他無關似的。




不是王五對俞副將的死無動於衷,也不是他真的鐵了心要同鎖彥龍、田守一同流合汙降清當叛徒,而是因為關門的瞬間,他看到了牆角及院中潛伏的甲士。




是鎖彥龍的親兵。




一場現實版的鴻門宴,或者說,這本就是一場極度危險的會議。




顯然,鎖彥龍不允許有人違抗他的決定。




所謂自願,不過是引出反對者的說辭。




也是,換王五來主持的話,他也不會允許反對者的存在。




既然決定降清,自然就要帶更多的人馬前去,駐守在吳家垣子的明軍有四千人,將這些人馬全帶到清方,得到的待遇肯定比帶一半人過去強。




甭管哪朝哪代,投降後的福利待遇都取決於投降者自身的實力。




事實也的確如此。




馮伯爺在給鎖彥龍的信中明確了“全軍而來”這一條件,只要達到這個條件,那麼鎖彥龍肯定能得到清廷授予的綠營記名總兵銜,再差也是個實任參將。




這一點得到了清軍西線總指揮、四川總督李國英的背書。




李國英眼下正在同陝西總督白如梅、湖廣總督張長庚爭奪對夔東明軍圍剿戰事的主導權。




且西線四川清軍推進迅速,戰果也是最大,因此若李國英這邊在軍事和政治上取得雙豐收,必定壓過白如梅和張長庚,成為清廷眼中的“功臣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