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 作品

第五十章 掃穴無遺類

這次遭遇戰由於滿洲兵被明軍的綠旗和辮子迷惑,結果在明軍偷襲下傷亡慘重,根本沒來得及組織反抗就潰散,遂使明軍斬獲頗豐。




可以說,明軍是討了大巧的!




也證明李國英當初的不要臉戰術,用在清軍自個身上也有奇效。




經田文清點,此戰計斬滿洲佐領以下65人,另俘4人。




明軍自身傷亡則是三死四傷。




交換比已是頂天的那種。




命人將那些跳崖的婦孺屍體集中一處暫以冰雪覆蓋後,王五就去提審俘虜。




不是不想讓人挖坑埋葬這些可憐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此地不同吳家垣子一帶,多是山石,人力挖都挖不動。




況明軍根本沒有工具。




被俘的四名滿洲兵都受了傷。




兩個鑲紅旗真滿,另兩個則是隨徵的漢人阿哈。




照舊,王五先命殺一真韃,是謂殺雞儆猴。




在對待滿洲與綠營俘虜的態度上,他明顯採取“歧視”政策。




或者說是針對性。




即綠營兵被俘之後基本都加以釋放,而滿洲兵被俘後則是一個不留,統統處決。




原因在於綠營殺的越多清廷補充越多,故殺之無益,不如將這些喪了膽的俘虜放歸。




哪怕這幫俘虜回去後依舊與明軍為敵,可開戰時面對打敗過他們的明軍肯定會有消極因素產生,再加上內心深處的畏懼,自然成為一群“菜雞”般的存在。




那個湖廣綠營的副將牛萬程,就是王五眼中的“菜雞頭”。




同時,也是他養的“蠱蟲”。




為了讓這條“蠱蟲”能夠快速成長起來,王五甚至還主動幫其壯大實力,就是不斷將被明軍俘獲的降軍往牛部輸送。




就是不知這條“蠱蟲”將來能起到多大作用。




王五倒是沒多少奢望,就是想撐不下去時能從牛萬程這裡“借”條路突出去。




反之,滿洲兵必須要殺,絕不能手軟!




因為,滿洲兵死一個就少一個,除了去關外深山老林繼續抓生女真外,清廷短期內根本無法彌補滿洲兵的損失。




要知道清軍入關二十年來,與明軍、順軍、大西軍、鄭軍征戰多年,大小戰役無數,作為核心根本的滿洲兵幾次成建制被明軍消滅,損失相當大。




遠的不說,近的就有永曆十三年鄭成功在鎮江一戰陣斬四千餘真滿洲兵,其後又在廈門擊斃清安南將軍達素指揮的真滿三千餘。




兩戰就足足打掉了滿洲一個旗的實力。




尤其廈門之戰因為清軍損失太大,都流傳出順治於廈門被明軍炮火擊斃,達素嚇得吞金自殺的流言。